郑败宋师获华元 前607
二年春,鲁宣公二年春天,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命令,伐宋.征伐宋国。宋华元、乐吕御之。宋国华元和乐吕率军防御。二月壬子战于大棘,二月初十日在大棘作战。宋师败绩。宋国军队战败。囚华元,俘获华元,获乐吕,斩获乐呂,及甲车四百六十乘.获取战车四百六十辆,俘二百五十人,俘虏二百五十人,馘guo4百人.割左耳献战功一百人。
狂狡辂lu4郑人,郑人入于井。宋大夫狂狡遇到郑人掉在井里,倒戟而出之,倒过戟柄救郑人出井,获狂狡。狂狡反被俘获。
君子曰: 君子说:“失礼违命,“丧失礼仪,违背命令,宜其为禽(通擒)也。应该被俘虏。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打仗,明白战争目的,果断刚毅,服从命令是大礼,杀敌为果,消灭敌人是目的,致果为毅。达到目的是刚毅。易之,戮也。” 否则,就是自取祸殃。”
将战,战前,华元杀羊食士,华元杀羊犒劳战士,其御羊斟不与。华元的车夫羊斟不在犒劳之内。及战,到打仗时,曰:羊斟说:“畴昔之羊,子为政;“前些时吃羊肉你作主,今日之事,我为政。”今天驾车我作主。”与入郑师,赶着车冲进郑国军营,故败。所以战败。
君子谓羊斟非人也,君子说羊斟不是人,以其私憾,为了自己的私愤,败国殄tian4民,败坏国家,危害人民。於是刑孰大焉?什么罪行比这更大呢?《诗》所谓“人之无良”者,《诗经》所说的‘人无良’,其羊斟之谓乎!就是说的羊斟吧!残民以逞。残害人民换取自己心理满足。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宋人以一百辆战车,另加有文采的四百匹好马,向郑国换取华元。半入,走了一半,华元逃归。华元逃了回去,立于门外,站在门外,告而入。说明情况然后才入门,见叔牂zang1,曰:看到叔牂(羊斟)说:“子之马然也?”“你的马造成这样的情况吧?”对曰:羊斟回答说:“非马也,“不是马,其人也。”是人造成的。”既合而来奔。回答后逃奔鲁国。
宋城,宋人整理城墙,华元为植,华元负责监督,巡功。巡察工地进展情况。城者讴曰:修城的人唱:“睅han4其目,“瞪着眼睛,皤pan2其腹,腆着肚,弃甲而复。丢盔弃甲回来了,于思sai1于思sai1, 满脸胡子乱糟糟,弃甲复来。”丢盔弃甲回来了。”使其骖can1乘谓之曰:华元命令陪乘的人对他们说:“牛则有皮,“牛皮有的是,犀兕si4尚多,犀牛野牛多的是,弃甲则那nuo2?”丢盔弃甲又怎么样!”役人曰:筑城的人说:“从(通纵)其有皮,“纵然有皮,丹漆若何?”上面涂的丹砂和漆怎么办呢?”华元曰:华元说:“去之!“离开吧,夫其口众我寡。”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说不过他们。”
简析:
羊斟因为一顿羊肉没吃上,一怒之下直奔敌营,出卖主子,致一个国家于危亡而不顾,其心胸狭隘不计后果,实属小人。羊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于羊斟的过失主帅华元有不可宽恕的责任。
羊斟计较的不是羊肉本身的价值。而是不公平待遇的屈辱,自尊心受伤害的不平衡,还有在人前的面子。试想羊斟是华元的车夫,古代作战离不开战车,车夫是主帅的左膀右臂,华元犒劳兵士,没有他的份,这必然会使羊斟心里失衡受不了,羊斟对于犒劳一事是“王八好当气难受”。俗话说:“为人不在吃喝上,吃喝不上倍上火。”羊斟所受的是“人抬人高,人灭人低”被灭了面子的窝囊气。说到面子,中国人看得很重,在桌面上,你可以让他物质上受损,决不能让他的面子受伤。伤了财他可以挣,伤了面子不好做人,所以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是羊斟做的实在是过头,首先自己的怨气不能与国家利益等价交换。即使华元对不住你,也不能拿国家与人民利益发愤出气。再说即使他一时一事对不住你,不等于一辈子对不住你。宽容大度给别人留些余地对人对己都是有益而无害的。因为一时之怒,不但卖了一个主帅,败了一场战争,害了一个国家,连自己也无法立足而流亡鲁国,真是得不偿失。世界上最划不来的就是赌气,所以说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须冷静处理,绝不能赌气。赌气比赌钱还要输的可恶,赌输了钱还能挣,赌输了人格没法活着。
华元作为一国执政,连自己与车夫的关系也处理不好,因小失大,罪不可赎。其一,车夫是身边人,最应该了解,身边贴着一个怀恨自己的人,居然还不知道,真是可悲。其二。办事不公,不尊重车夫,导致车夫心里失衡。作为一个主帅,代表国家请客,必须一碗水端平,“宁免千人,不免一人。”何况是自己的车夫呢?事情总是有因必有果的,他请客不给羊斟面子,导致战败被俘回国没有面子,以至修城的民工耻笑他:“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不管是羊斟还是华元,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总之,生活是无情的,容不得半点疏忽,一万次的小心,只要有一次的不小心,将悔之不及,遗恨无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