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教学大纲(三)
(2014-12-22 08:36:4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第三学年
一、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4学时)
1、三桩誓愿的作用。
2、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1)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2)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专题讨论题:(1)《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实现有何作用?(2)《窦娥冤》中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结合作品细节给予说明。
二、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5学时)
1、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选取富有特征的景色,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
2、心理描写的作用。
专题讨论题:《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景物与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三、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学时)
1、结句含义:点醒题旨:无论兴亡,受苦难者是百姓,立意高远,胜于一般怀古之作。
2、语言特点。
专题讨论题:《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四、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1学时)
1、解题。
2、代言体的作用。
专题讨论题:《哨遍·高祖还乡》中代言体形式的作用何在?
五、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3学时)
1、赵五娘形象。
2、语言风格:本色自然,虽是曲词,却运用口语入内,不事藻饰,生动自然。
专题讨论题:《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六、赵孟頫《岳鄂王墓》(1学时)
1、主题。
2、对比手法。
专题讨论题:《岳鄂王墓》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七、刘基《卖柑者言》(2学时)
1、写法:以一“欺”字生发议论,从远及近,由表入里,导入正题。
2、句式特点:第二段迭用排比,再加诘问,使文章气势跌宕,淋漓尽致。
专题讨论题:说明《卖柑者言》的主要写作方法。
八、归有光《项脊轩志》(2学时)
1、结构特点。文章所记琐事繁多作者围绕思念亲人这个核心,将所取材料交互编织。
2、语言特色:简朴精练。
专题讨论题: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九、宗臣《报刘一丈书》(2学时)
1、以漫画笔法刻画人物。
2、详略得当。
专题讨论题:论析《报刘一丈书》的写作特点。
十、夏完淳《别云间》(1学时)
1、主题。
2、对仗特点。
专题讨论题:《别云间》的对仗有何特点?
十一、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学时)
1、解题。
2、手法:借官船喇叭为题,用嘲讽和夸张的手法尽情发挥,把所咏之物与所讽之人关合得相当巧妙,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十二、汤显祖《牡丹亭·惊梦》(4学时)
1、《惊梦》中的杜丽娘形象。
专题讨论题:《惊梦》中的曲词有何艺术作用?
十三、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学时)
1、林冲形象分析。
2、景物描写的作用。
3、其他篇目:《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菊花会》。
专题讨论题:(1)林冲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风雪山神庙”一节是如何表现的?试举例说明。(2)《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十四、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4学时)
1、周瑜、蒋干、曹操三人性格比较。
2、反间计。
3、其他篇目:《博望烧屯》、《群英会》、《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
专题讨论题:《群英会》反间计的实施经过了哪几个步骤?试作说明。
十五、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学时)
1、解题。
2、杜十娘和李甲的性格特征。
3、其他篇目:《卖油郎独占花魁》。
专题讨论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十六、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1学时)
1、艺术特色:首二句写塞上夜景,壮阔中略见萧瑟;三四句在写景中融入归思,有情景兼融之妙;结三句应首句“人醉”,直抒无聊情怀。这首小令不缘藻饰,纯用白描,格高韵远。
专题讨论题: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十七、姚鼐《登泰山记》(2学时)
1、结构特征。
2、自京师至泰安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专题讨论题:《登泰山记》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十八、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1学时)
1、青词。
2、手法:借题发挥,语意双关。
专题讨论题:该诗是一首青词。请说明青词的意思及其作用。
十九、龚自珍《病梅馆记》(1学时)
1、借梅寓人。
2、善作排比。有句子排比,有词组的排比,有词的排比,句短词精,行文简洁峻刻。
写作特点: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二十、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学时)
1、思想性。
2、名句分析: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专题讨论题:分析该诗中的颔联。
二十一、孔尚任《桃花扇·余韵》(3学时)
1、《余韵》在全剧中的作用。
2、三人物唱词的感情内容。
专题讨论题:分析《桃花扇·余韵》中三个人物的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十二、蒲松龄《婴宁》(4学时)
1、婴宁形象。
2、婴宁笑与不笑的描写及其作用。
3、其他篇目:《黄英》、《画皮》、《崂山道士》、《司文郎》、《于去恶》。
专题讨论题:《婴宁》中婴宁主要有哪些性格特征?
二十三、曹雪芹《宝玉挨打》(5学时)
1、宝主挨打的性质。
2、层层铺垫的写作手法。
3、冲突的实质。
4、钗黛性格的差异。
5、其他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共读西厢》、《黛玉葬花》、《抄检大观园》。
专题讨论题:分析《宝玉挨打》中层层铺垫写法及其作用。
推荐阅读篇目:邓牧《吏道》、元好问《歧阳》、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白马解围)、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夜行船》(秋思)、张可久《山坡羊》(闺思)、贯云石《红绣鞋》、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刘因《观梅有感》、萨都剌《上京即事》、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于谦《咏煤炭》、宋濂《秦士录》、王世贞《登太白楼》、钟惺《浣花溪记》、袁宏道《徐文长传》、张岱《柳敬亭说书》、《西湖七月半》、陈子龙《小车行》、冯惟敏《玉芙蓉·喜雨》、梁辰鱼 《浣纱记》、徐渭《渔阳三弄》、吴承恩《三打白骨精》、马中锡《中山狼传》、凌濛初《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吴伟业《圆圆曲》、方苞《狱中杂记》、纳兰性德《金缕曲·此恨何时已》、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郑燮《板桥题画》(三则)、袁枚《祭妹文》、汪中《哀盐船文》、张维屏《三元里》、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咏史·金粉东南五十州》、严复《译天演论自序》、黄遵宪《下水船歌》、《哀旅顺》、康有为《强学会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洪升《长生殿·惊变》、吴敬梓《
马二先生游西湖》、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李宝嘉《制台见洋人》。
推荐参考书目: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冯梦龙《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凌濛初《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洪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蒲松林《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钱仲联《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