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注释

(2014-11-12 08:17:47)
标签:

房产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烛之武退秦师  630

晋侯、秦伯围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貌,且贰于楚也。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氾fan4南。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

yi4之狐言于郑伯曰: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危矣,“郑国危险了,若使烛之 武见秦君,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师必退。”军队一定撤退。”公从之。郑伯同意了。辞曰:烛之武推辞说:“臣之壮也,“我年轻时,犹不如人;尚且不如别人;今老矣,现在老了,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公曰:郑文公说:“吾不能早用子,“我早先没有重用您,今急而求子,现在危急之中求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然郑亡,然而郑国灭亡了,子亦有不利焉!对您也不利啊!许之。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缒zhui4而出。烛之武夜晚借绳子从城上下去,见秦伯,曰: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既知亡矣。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敢以烦执事。就请用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国以鄙远,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边界,君知其难也。您知道这是困难的,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之厚,邻国的国力雄厚了,君之薄也。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通供)其乏困,(郑国)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君亦无所害。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国君主恩惠,君焦、瑕,晋国君主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朝济而夕设版焉,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君之所知也。这是您知道的。夫晋,何厌(餍)之有?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既东封郑、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欲肆其西封,又想往西扩大边界。若不阙que4秦,如果不侵损秦国,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阙秦以利晋,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说(通悦),秦伯很高兴,与郑人盟。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使杞子、逢pang2孙、扬孙戍之,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乃还。就撤军了。

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公曰:晋文公说:“不可。“不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那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不仁;这是不仁义的;失其所与,失掉自己的同盟国,不知(通智);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不武。这是不勇武的。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亦去之。 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题 解】本篇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前630)。在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在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然后郑、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本篇以对话著名。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 
【注 释】
  (2)晋侯、秦伯:晋文公和秦穆公。 3)无礼于晋:晋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4)贰于楚:对晋有二心而亲近楚。 5)函陵:在今河南新郑县。 6)氾(fàn范)南:汜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7)佚之狐:郑大夫。郑伯:郑文公。 8)执事:办事人,借办事人代指秦君,是对崐君的敬称。 9)越国:秦在晋西,秦到郑国,要越过晋国。鄙远:以距离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鄙,边境,这里作动词用。 10)陪,增加。句意为,灭了郑国,郑国的土地只能归晋。 11)东道主:东方路上的主人。(12)行李:外交使者。 13)共:通供。乏困:乏,指缺乏资粮;困,指困顿需要休息。 14)焦、瑕:晋国城邑,在今河南陕县。 15)厌,同餍,满足。 16)封:疆界,作动词用。 17)缺:侵略。 18)说:同悦。 19)杞子、逢孙、扬孙:都是秦大夫。 20)子犯:晋国大夫。 21)微:非。 22)因:依靠。敝:伤害。 23)所与:犹同盟国。 24)武:武定祸乱。见《书·大禹谟》“乃武乃文”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