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从流氓到皇帝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史天掇星) |
郭威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开国皇帝,而他早年却是个小流氓。
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他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人们又叫他郭雀儿。有的书上说他原来姓常,母亲改嫁郭简后才改姓郭。郭简曾经在后晋当过刺史,后来被刘仁恭所杀。郭威三岁时到太原,不久成了孤儿,由姨母抚养。因抢劫杀人,逃到郑州,投奔结拜兄弟史弘肇。两人偷鸡盗狗,尽干坏事,没一个人不嫌,没一个人不骂。一日,两人商议赶会赚钱。史弘肇说:“咱们卖狗肉。借个盘子和架子、砧刀,偷只狗杀了,煮熟去卖。”郭威说:“这里的狗都被我们偷完了。”史弘肇说:“村东某家还有一只。”两个来到村东那家,用棒打狗。狗主人听见了,跑来一看是他俩,忙拿出一百钱:“二位买碗酒吃,饶了我这狗吧。”二人道:“你这人怎么不讲理?这么大一只狗,只值一百钱?我们吃亏了。”狗主人又添了五十钱,说了许多好话,才把二人打发走了。二人又到别处偷了一只狗。
当时,李继韬在潞州割据,为扩充军队招募军士,郭威应征入伍。郭威身材魁梧,勇武有力,李继韬很欣赏他。一天,郭威到街上闲逛,见到一个屠户欺行霸市,郭威到这屠户跟前,让他割肉,找茬骂他。屠户知道郭威不好惹,开始忍让,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扯开衣服用手指着肚子说:“有胆量你就照这儿捅一刀!”郭威抄起刀子就捅进了他的肚子,屠户一命呜呼,郭威被抓进监狱,李继韬将他放了。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发兵灭掉,郭威也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
刘知远任后晋侍卫亲军都虞侯时,郭威投到他的麾下。刘知远设法争取过来的吐谷浑部实力很强,有不少财物,他想据为己有,又担心他们以后反叛投奔契丹。郭威献计,让刘知远找个罪名除掉首领,将财物和军队收纳。刘知远照计行事,如愿以偿。在契丹灭后晋的时候,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劝说刘知远称帝,因而成为后汉的开国功臣。刘知远临终时,任命郭威为托孤大臣。隐帝继位后,让郭威任枢密使,掌握军政大权。不久发生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凤翔(今陕西凤翔)、永兴(今陕西西安)三镇叛乱,朝廷派白文珂等人平叛,没有成效。郭威受命出征。郭威到后,轻装简骑围着河中城转了几圈,下令在城东、西、南三面筑寨,驻扎军队;征集三万农民工,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间筑小型堡垒。李守贞坐不住了,率军出击,毁坏堡垒。然后再筑再毁,不断反复。李守贞的军队出击一年,疲惫不堪,郭威的军队休整一年,摩拳擦掌。郭威下令攻城,一举获胜。
郭威为后汉的稳定立了大功,隐帝要赏他时,他说破贼不是他一人的功劳,朝中将相和各地驻军将领、州县官吏也有功劳,亦应受到嘉奖。因此,郭威威望大大提高。因“功高震主”,隐帝对郭威十分疑忌,他曾对郭威说:“朕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后来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郭威听了抚掌大笑。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灭郭威及宣徽使王峻,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以企一举铲除郭威势力。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隐帝将郭威在京眷属全部诛杀,并派兵抵御。然而郭威大权在握,声威素著,各镇节度使拥戴郭威,隐帝被郭允明杀死。郭威带兵入京,并派人刺杀欲继位称帝的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郭威不急于称帝,让太后临朝听政,自己监国。次年局面稳定后,郭威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
郭威即位后,对宰相王峻说:“我在穷苦中长大,碰到机遇当了皇帝,不敢重敛百姓,过豪华生活。”他生活节俭,减轻赋税,削减严刑峻法,并对大臣们说:“我长期生活在军队中,没有什么大学问,不知道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你们不论有什么建议,只要利国益民,都可以向我提出,不过文字要简洁、切实,不要冗长、修饰。”臣下提出的好建议,他能虚心采纳。他留心搜罗人才,所任用的魏仁浦、李毂、王溥、范质等忠于职守,遵守法度。君臣合力,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郭威个人品德不咋地,为什么能成为皇帝?客观原因是他生于乱世,主观原因是他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高于常人。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好皇帝?这跟他的出身有关。他出身平民,知道民间疾苦。当然,缓和矛盾,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皇帝比别的皇帝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些,就应该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