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李天成》暴露出定向戏弱点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戏剧 |
《村官李天成》是我看过的定向戏中的很少见的优秀作品。不少定向戏注重宣传好人好事,却不顾及戏曲特点,让人难以卒看。而《村》剧写的是一出戏,而且是让人喜欢看的戏,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村》剧仍然暴露出定向戏的一些弱点。
一是没有贯穿全剧的中心事件。全剧是由几件事组成的:当支书、种大棚蔬菜、开工厂、帮助困难户、建新村。当然,没有中心事件的戏也是戏,但与有中心事件的戏比较起来,其艺术魅力就减弱了。所以李渔同志教导我们要“立主脑”。
二是矛盾冲突基本上呈点状而不是线状。剧中组织了几组矛盾,即李天成与老支书、金锁、三娃、喜鹊嫂、妻子等的矛盾。哪组矛盾也没有形成贯穿全剧的线索。如与老支书的矛盾,前边有,后边就没有了;与金锁的矛盾只在扩股时出现一次;与妻子矛盾前边并不明显,而在最后却因划分宅基地成立主要矛盾对立面。
三是解决矛盾手法主要靠说教。动员党员入股、说服老股东扩股、说服妻子要蛤蟆洼都是如此。贾文龙唱得让群众喝彩是一回事,而剧本没有提供巧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另一回事。
姚金城先生是写戏高手。这东西让别人写,很难写到如此水平。如果不是写定向戏,姚先生的杰作不致于出现这些问题。冒昧写下这些文字,是希望引起对此有兴趣者进一步思考:定向戏究竟该怎么写?能否克服上述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