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赏析

(2013-09-07 08:42:13)
标签:

文化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赏析

这是关汉卿的剧本之一。

人物:

  羽:蜀国将领。

  平:关羽之子。

  兴:关羽之子。

  仓:关羽亲随。

  肃:吴国中大夫。

  文:吴国将军。

  公:吴国名臣。

司马徽:吴国贤士。

*剧情:
   乔公说关:孙刘联盟抗曹,赤壁大战后,三国鼎立。鲁肃劝孙权以荆州借与刘备,共拒曹操。但鲁肃看到刘备取益州,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所以想索取荆州。知道关公在那里镇守,必不肯还。鲁肃设下三计:第一计:趁着孙权已把妹妹嫁给刘备,排宴设乐,以贺退了曹兵,玄德称主于汉中,邀请关公赴会,就于酒席中间,以礼索取荆州。倘若不还,用第二计:将江上战船,尽行拘收,不放关公渡江回去。知道中计后还给。若再不还,第三计:暗藏甲士,酒酣之际,击金钟为号,伏兵尽举,擒住关公,囚于江下。还荆州则放关公;否则趁荆州无主将而攻之。三计已定,让部将黄文请乔公进行商议。(乔公是孙权哥哥孙策和周瑜的老丈人。)乔公听鲁肃谈了想法,便道:“这荆州断然不可取!想关云长好生勇猛,你索荆州呵,他弟兄怎肯和你甘罢?”乔公说了“博望烧屯”、“隔江斗智”、“收西川”等事,又列举关公诛文丑、斩颜良,温酒斩华雄。说:“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躯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那敌军若是见了,唬的他七魄散、五魂消。你若和他厮杀呵,你则索多披上几副甲,剩穿上几层袍。便有百万军,挡不住他不刺刺千里追风骑;你便有千员将,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你这三条计,比当日曹公在许昌灞陵桥上三条计如何?曹丞相将送路酒手中擎,饯行礼盘中托,没乱煞侄儿和嫂嫂。曹孟德心多能做小,关云长善与人交。早来到灞陵桥,险唬杀许褚、张辽;他勒着追风骑,轻轮动偃月刀。曹操有千般计较,则落的一场谈笑。关云长道:‘丞相勿罪!某不下马了也。’他把那刀尖儿斜挑锦征袍。”(第一折:鲁肃定计索荆州,欲请关羽赴宴。与乔公协商,乔公认为关羽有勇有谋,不可轻举妄动。)
  司马拒鲁:鲁肃仍不死心,想到贤士司马徽与关公有一面之交,就请司马先生为伴客。于是带着黄文去找司马徽。司马徽见了鲁肃,便问:“数年不见,今日何往?”鲁肃说:“请先生江下一会。”司马徽说:“贫道在江下修行,方外之士,有何德能,敢劳大夫置酒张筵?大人请我呵,再有何人?”鲁肃说:“别无他客,止有先生故友寿亭侯关云长一人。”司马徽一听,忙说:“若有关公,贫道风疾举发,去不的!去不的!”鲁肃说:“先生初闻鲁肃相邀,慨然许诺;今知有关公,力辞不往,是何故也?”司马徽说:“你为的是国事,我为的是喝酒。搞不好咱两个都落不的完全尸首。”鲁肃说:“我有三条计索取荆州。”司马徽说:“你那三条计,让我魂都没了。”鲁肃说:“他是先生故友,同席饮酒何妨?”司马徽说:“大夫执意要请云长,要依贫道的话,你便请他;若依不得,便休请他。”鲁肃说:“什么条件?”司马徽说:“云长下马时节,咱俩躬着身将他问候。你与我跪着劝酒。道东随着东去,说西随着西流。他醉了咱俩立马走。你闭口休提着索取荆州。”鲁肃说:“我便索荆州有何妨?”司马徽说:“他听的你索取荆州,他圆睁开丹凤眸,轻舒出捉将手;他将那卧蚕眉紧皱,五蕴山烈火难收。他若是玉山低趄,你安排着走;他若是宝剑离匣,你则准备着头。”鲁肃说:“关公勇有余而智不足。到来日我壁间暗藏甲士,擒住关公,便插翅也飞不过大江去。我待要先下手为强。”司马徽说:“你怎生近的那关云长?”司马徽决计不去,说得鲁肃也害怕了。但他还是按原计划进行,让黄文拿着信到荆州请关公。(第二折:鲁肃想请东吴贤士、关羽的朋友司马徽去赴宴,司马徽谈了关羽的勇猛,没有答应。)
  黄文下书:黄文去下书,看了关公英雄一个神道相。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脖子里着一下,哪里寻黄文?关羽看了来信,便决定要去。关平说:“那鲁子敬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又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则怕父亲去呵,落在他彀中。”关羽说:“你道他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大丈夫敢勇当先,一人拚命,万夫难当。”关平说:“那么大的江面,俺接应的人,可到哪里接应?”关羽说:“你担心隔着江,打起仗来,无法接应。我叫那些人鞠躬送我到船上。”关平说:“父亲,我怕他那里有埋伏。”关羽说“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我哪里怕那些狐朋狗党!单刀会就如千里独行,五关斩将。想当初我在许昌灞陵桥上刀挑征袍,险唬杀曹丞相。他有曹操厉害吗?”关平说:“父亲,他要是排开战场呢?”关羽说:“打仗我能怕他吗?提起厮杀磨拳擦掌,豪气有三千丈。孩儿,与我准备下船只,领周仓赴单刀会走一遭去。”关平说:“父亲此去要小心。”关羽说:“这不是临潼会秦穆公,也不是鸿门会楚霸王,他满筵人列着先锋将,我如百万军刺颜良时那一场。”就带周仓去了。关平随后接应。(第三折:黄文下书,看到关羽威武形象,不由胆战心惊。关羽虽知东吴没安好心,但决定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关羽看到长江浪涛奔涌,想起赤壁鏖兵,不由心潮澎湃。宴席上鲁肃提出:“君侯文武全材,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雠,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坐服于禁,水淹七军,可不谓之智乎?且将军仁义礼智俱足,惜乎止少个信字,欠缺未完。再若得全个信字,无出君侯之右也。”关羽说:“我怎么失信?”鲁肃说:“不是将军失信,是你大哥玄德失信。”关羽说:“我哥哥怎生失信来?”鲁肃说:“想昔日玄德公败于当阳之上,身无所归,因鲁肃之故,屯军三江夏口。鲁肃又与孔明同见我主公,即日兴师拜将,破曹兵于赤壁之间。江东所费巨万,又折了首将黄盖。因将军贤昆玉无尺寸地,暂借荆州以为养军之资;数年不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关羽说:“你请我吃筵席,还是索荆州?鲁子敬,你知道我这剑么?”鲁肃说:“你的剑怎么了?”关羽说:“我这剑,头一遭诛了文丑,第二遭斩了蔡阳,鲁肃呵,莫不是第三遭轮到你了?”鲁肃害怕了。关羽说:“这荆州是谁的?”鲁肃说:“这荆州是俺的。”关羽说:“你不知,听我说。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王允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请你个不克己先生自说!”鲁肃忽然听到响声,便问:“那里甚么响?”关羽说:“是我的剑响。我这剑按天地之灵,金火之精,阴阳之气,日月之形;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喜则恋鞘沉沉而不动,怒则跃匣铮铮而有声。今朝席上,倘有争锋,恐君不信,拔剑施呈。吾当摄剑,鲁肃休惊。这剑果有神威不可当,庙堂之器岂寻常。今朝索取荆州事,一剑先叫鲁肃亡。则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这剑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则是条龙向鞘中蛰,唬得人问座间躲。今日故友每才相见,休着俺弟兄每相间别。鲁子敬听者,你内心休乔怯,畅好是随邪,休怪我十分酒醉也。”鲁肃吩咐动乐,甲士拥上,鲁肃吩咐埋伏。关羽发现了,愤怒击案,问:“有无埋伏?”鲁肃说:“并无埋伏。”关羽说:“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段!”击案震碎上边的镜子,“挡着我的,我叫他剑下身亡。好生送我到船上!”鲁肃心说:“你走了倒利索。”只得送别关羽。关羽对鲁肃说:“三克油,古德拜!”就会荆州了。(第四折:关羽单刀赴会,会上据理说明不还荆州理由。鲁肃虽有埋伏,为关羽威风所吓,未敢下手。)

*对《三国志》的改造和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志》中的有关内容是这样记述的:

背景:从联刘抗曹的大局出发,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有个立足之地。就像做生意,我给你个本钱,你以后赚了钱,把本钱还给我就行了。我帮了你,你应该感谢我。但是,蜀国君臣借了之后,压根儿就没想还。吴国撕破脸皮向蜀国要荆州是因为取益州。孙权跟刘备商量一起取益州,说是益州的刘璋软弱,如果曹操把他打败了,荆州就危险了。刘备坚决表示反对,说益州地势险要,要想取胜就是孙武、吴起也难以做到;何况我跟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如果他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还是请你原谅他一下。孙权还是准备西上,但刘备不让孙权部队过境,说是你们若要攻取蜀地,我将披头散发隐遁山林,也不能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誉。孙权只得作罢。但是,刘备却去把益州攻取了。孙权气得大骂刘备:“这个狡猾的家伙,竟如此搞阴谋诡计。”于是,孙权派遣船只把孙夫人接回东吴,派诸葛亮兄长、中司马诸葛瑾去成都,向刘备讨取荆州。刘备推说:“等我打下凉州就还。”孙权知道这是推托,就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地方长官,想接管三郡。(荆州是一个地区,包括几个郡。)关羽则把他们全部驱逐走。孙权大怒,派吕蒙带领2万人马前来夺取三郡。吕蒙先取得长沙、桂阳两郡,又用计骗取了零陵郡。刘备得到吕蒙进兵江南三郡的消息,立即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命关羽领兵去夺。孙权也亲自到陆口(今嘉鱼陆机口)坐镇,指挥调度,并派原驻扎陆口的鲁肃领兵1万驻屯益阳,与关羽对抗。  

 单刀会经过:鲁肃劝孙权借出荆州,本为吴蜀和好共同对付曹操,如今借出去了讨不回来,双方要兵刃相见,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就像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去要钱再打架,比当初不借给他还伤感情。鲁肃还是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鲁肃邀关羽相见,双方兵士在百步以外,将军带少数亲兵单刀赴会,鲁肃要跟关羽对话,鲁肃部下怕有变故,劝阻他,鲁肃说:“刘备不讲信义,关羽又能怎样?”相见后,鲁肃责备关羽:“我们把荆州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当时败给曹操,没有立锥之地。现在得了益州,还不想还。要三个郡,你也不给。”关羽无话可答。关羽的一个部下说:“土地谁有德谁统治,一定是谁的吗?”鲁肃呵斥他,关羽也拿着刀站起来,呵斥那人说:“这是国家大事,你知道什么?”使眼色让那人离去。这就是单刀会的全部情况。

结果:由于这次谈判,也由于曹操将要攻取汉中,刘备提出以湘水为界,分割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属刘备。鲁肃死后,东吴将联刘抗曹方针改变为联曹抗刘。这个方针的改变,是蜀国造成的。一是蜀国君臣不讲信义。二是由于关羽的骄横。孙权曾派人想和关羽结为亲家,关羽断然拒绝,并对来使羞辱了一顿。后来,吴国将领吕蒙派兵士白衣渡江,就是扮成商人模样渡江偷袭。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东吴终于把荆州夺了回来。

陈寿写的是志书,写作目标是忠于历史。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下,因失街亭,陈寿父亲也受了处分。陈寿对三国事了解比较充分,因此,《三国志》的记述较为可信。从史料可知,单刀会中真正应该称赞的人是鲁肃。他是顾全大局的。当初动员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从联刘抗曹的大局出发。在双方要刀兵相见的时候,他又提出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个顶个地打,他打不过关羽,所以,单刀会上临危不惧的是鲁肃。鲁肃为国家利益,不避艰险,单刀赴会,气势压倒关羽。《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为突出关羽英雄形象,写鲁肃设下阴谋,埋下伏兵,关羽单刀赴会,并慷慨陈词,说出荆州应归蜀汉所有的理由,以智勇挫败鲁肃阴谋。

关汉卿的剧本为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基础。罗贯中在第66回中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亮兄使蜀:孙权要索荆州。张昭献计曰:刘备所倚仗者,诸葛亮耳。其兄诸葛瑾今仕于吴,何不将瑾老小执下,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劝刘备交割荆州:如其不还,必累及我老小。亮念同胞之情,必然应允。权曰:诸葛瑾乃诚实君子,安忍拘其老小?昭曰:明教知是计策,自然放心。权从之,召诸葛瑾老小,虚监在府;一面修书,打发诸葛瑾往西川去。不数日,早到成都,先使人报知玄德。玄德问孔明曰:令兄此来为何?孔明曰:来索荆州耳。玄德曰:何以答之?孔明曰:只须如此如此。计会已定,孔明出郭接瑾。不到私宅,径入宾馆。参拜毕,瑾放声大哭。亮曰:兄长有事但说。何故发哀?瑾曰:吾一家老小休矣!亮曰:莫非为不还荆州乎?因弟之故,执下兄长老小,弟心何安?兄休忧虑,弟自有计还荆州便了。瑾大喜,即同孔明入见玄德,呈上孙权书。玄德看了,怒曰:孙权既以妹嫁我,却乘我不在荆州,竟将妹子潜地取去,情理难容!我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我之恨,却还想来索荆州乎!孔明哭拜于地,曰:吴侯执下亮兄长老小,倘若不还,吾兄将全家被戮。兄死,亮岂能独生?望主公看亮之面,将荆州还了东吴,全亮兄弟之情!玄德再三不肯,孔明只是哭求。玄德徐徐曰:既如此,看军师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亮曰:既蒙见允,便可写书与云长令交割三郡。玄德曰: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瑾求了书,辞了玄德,别了孔明,登途径到荆州。云长请入中堂,宾主相叙。瑾出玄德书曰:皇叔许先以三郡还东吴,望将军即日交割,令瑾好回见吾主。云长变色曰:吾与吾兄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吾兄有书来,我却只不还。瑾曰:今吴侯执下瑾老小,若不得荆州,必将被诛。望将军怜之!云长曰:此是吴侯谲计,如何瞒得我过!瑾曰:将军何太无面目?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关平告曰:军师面上不好看,望父亲息怒。云长曰:不看军师面上,教你回不得东吴!瑾满面羞惭,急辞下船,再往西川见孔明。孔明已自出巡去了。瑾只得再见玄德,哭告云长欲杀之事。玄德曰:吾弟性急,极难与言。子瑜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三官被逐:瑾不得已,只得回东吴见孙权,具言前事。孙权大怒曰:子瑜此去,反覆奔走,莫非皆是诸葛亮之计?瑾曰:非也。吾弟亦哭告玄德,方许将三郡先还,又无奈云长恃顽不肯,孙权曰: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瑾曰:主公所言极善。权乃令瑾取回老小,一面差官往三郡赴任。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尽被逐回,告孙权曰:关云长不肯相容,连夜被逐回吴。迟后者便要杀。

      东吴下书: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权问:何计?肃曰: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孙权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阚泽进曰:不可,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其害。孙权怒曰:若如此,荆州何日可得!便命鲁肃速行此计。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人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使者辞去。关平曰:鲁肃相邀,必无好意;父亲何故许之?云长笑曰:吾岂不知耶?此是诸葛瑾回报孙权,说吾不肯还三郡,故令鲁肃屯兵陆口,邀我赴会,便索荆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平谏曰:父亲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恐非所以重伯父之寄托也。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马良亦谏曰:鲁肃虽有长者之风,但今事急,不容不生异心。将军不可轻往。云长曰: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既已许诺,不可失信。良曰:纵将军去,亦当有准备。云长曰:只教吾儿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认旗起处,便过江来。平领命自去准备。

    单刀赴会:却说使者回报鲁肃,说云长慨然应允,来日准到。肃与吕蒙商议:此来若何?蒙曰:彼带军马来,某与甘宁各人领一军伏于岸侧,放炮为号,准备厮杀;如无军来,只于庭后伏刀斧手五十人,就筵间杀之。计会已定。次日,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飐,显出一个大字来。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挎腰刀一口。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酒至半酣,肃曰:有一言诉与君侯,幸垂听焉:昔日令兄皇叔,使肃于吾主之前,保借荆州暂住,约于取川之后归还。今西川已得,而荆州未还,得毋失信乎?云长曰: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肃曰:吾主只区区江东之地,而肯以荆州相借者,为念君侯等兵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则荆州自应见还;乃皇叔但肯先割三郡,而君侯又不从,恐于理上说不去。云长曰:乌林之役,左将军亲冒矢石,戮力破敌,岂得徒劳而无尺土相资?今足下复来索地耶?肃曰:不然。君侯始与皇叔同败于长坂,计穷力竭,将欲远窜,吾主矜念皇叔身无处所,不爱土地,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所耻笑。惟君侯察之。云长曰: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与也。肃曰:某闻君侯与皇叔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皇叔即君侯也,何得推托乎?云长未及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后人有诗赞关公曰: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罗贯中增加了两个重要情节:目视周仓联系接应人马。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鲁肃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关羽有勇有谋,这样一来,不为伏兵所伤就合理了。

从《三国志》到《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再到《三国演义》,关羽从理屈词穷无话可达的被动者到成为越来越高大的英雄,鲁肃从顾全大局英勇无畏的英雄到阴谋家再到软弱怯懦的人,这跟作者的指导思想是有关系的。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正面赞扬英雄气慨,曲折赞扬民族气节。关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雄气概容易理解。民族气节怎样理解呢?宋元民族矛盾尖锐,许多人以蜀汉作为汉民族政权的象征,从反抗异族侵略角度追慕蜀汉人物。南宋初期的爱国诗人王十朋在《谒昭烈庙》中写道:“我虽有酒,不祀曹魏”。又在《谒武侯庙》中写道:“丞相忠武,蜀之伊吕……庙貌仅存,风貌可睹。旁有关张,一龙二虎,安得斯人,以消外侮!”陆游也写过“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诗句。《单刀会》中继承了这一作法。在乔公、司马徽所表述的关公英雄业迹中,特别突出了关公和曹操的斗争。孙吴的乔公一上场就自称“俺本是汉国臣僚”,感叹“汉家天下,谁想变乱到此”。他对鲁肃历数关公诛文丑、刺颜良,灞陵桥面对曹操,“刀尖儿斜挑锦战袍”的英雄气慨和崇高气节。司马徽也是在称颂关公、盛赞蜀汉的同时,强调了关公诛颜良文丑、取蔡阳首级的业迹。杂剧的最后关公所唱“急且里倒不了汉家节”,则更是作者的画龙点睛之笔。这是借历史人物之口,激起汉族人民的民族情感,鼓舞他们积极从事反抗蒙古族残酷压迫的斗争。《三国演义》沿袭了这一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剧本和小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舍去这个角度,尊刘抑曹并无道理,这是另一个问题。)

这给我们一个创作方面的启示:把生活改造为艺术可以反其意而用之。

*写法:

铺垫。第一折由东吴乔公追述关羽的英勇业绩。第二折,隐士司马徽介绍关羽的英武威猛。两场戏中,关羽并未出场,但反复渲染铺垫,产生了让关羽形象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衬托。鲁肃本来是气壮如牛,设计要关公上钩,但听了司马徽对关公杀人烈性的描绘,“也怕上来了”。黄文到荆州向关公下书,一见关公“象个神道”。吓得“替鲁子敬愁里”。关公之子关平,开始怕父误入罗网,劝父不要赴会。后来为父亲英雄气慨所感召,满怀必胜信心,率领三军接应关公。周仓,关兴也个个志气凌云,满怀豪情,毫无惧色。这些人物从反正两方面烘托关公的英雄形象。使其更为鲜明突出。

情景交融。第四折开始用两支曲子写景抒情,巧妙地将叙事融于其间,使景、情、事达到有机的统一,充分展示关羽藐视强敌、处惊不慌的豪迈气慨。剧作者将对壮阔景色的描绘和对英雄豪迈情怀的抒发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勇武非凡、胆略超群、智慧过人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