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状元凤翔
高考状元凤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97
  • 关注人气:39,7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蛇故事源流(四)

(2013-03-17 11:37:30)
标签:

文化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历史上的法海、白素贞和许仙: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的儿子,出了家。曾把一条白蟒赶到水里。白素贞是镇江守备的女儿。许仙是杭州太和堂药店的学徒。

*民间传说:

北宋时河南汤阴县许家沟村。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北宋时,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白蛇精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许仙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救出母亲,一家团圆。“白蛇闹许仙”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宋高宗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喜阅话本”,“让每日日进一个。当意,则以金钱厚酬”。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西湖民间故事:

吕洞宾卖汤团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他看看锅里的汤团一浮起,就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啰,吃汤团啰!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了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开了。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钿调一调,才对头!可吕洞宾听也不听,还是照样喊:吃汤团啰!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都笑着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的大汤团吃。一歇歇辰光,锅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年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人堆里来。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要吃,但是大汤团卖光啦,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到碗里。那人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着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滴滴滴滚转起来。小伢儿一见真高兴,舀起汤团正想吃,那个小汤团就像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啦。

  谁知道这小伢儿自从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都不吃东西。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个卖汤团的。吕洞宾听那人如此这般一讲,哈哈一笑,说:我的小汤团不是寻常之物,看来,你儿子是没福气消受的!说着就把小伢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大喝一声: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了出来。只见那只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噜噜一直滚下西湖去了。

  这时候,有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在断桥底下修炼。小汤团从桥上落下来,白蛇头颈长,先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子里。乌龟没吃着汤团,就赖白蛇抢它的,跟白蛇吵架,吵着吵着,竟打起来啦。白蛇和乌龟一样修炼了五百年,半斤对八两,本领原是差不多的。但白蛇吞下这只小汤团后,乌龟就不能跟它比了。原来这只小汤团是颗仙丸,白蛇吞了它,就添了五百年功力。乌龟打不过白蛇,吃了败仗,一溜烟往西方逃走啦。后来,乌龟到释迦摩尼那里修炼,偷了释迦摩尼的宝贝,找白蛇复仇。乌龟就是法海。

最高又最矮的人

  白娘子寻找那个吐汤圆的小孩。南极仙翁对她说:十八年之后的清明节,你在西湖边见到有一个最高又最矮的人,那就是他。”十八年过去了。清明节那天,白娘子很早起来,梳个头,换身衣,顺着苏堤走去。走到映波桥边,看见有个老叫化子,手里拎着一条小青蛇。那小青蛇见了白娘子,摆头甩尾的,眼睛里还滚下泪珠来。白娘子觉得它怪可怜的,就问老叫化子:老爷爷,老爷爷,你抓这蛇做啥用的呀?老叫化子说:挖蛇胆卖钱哩!白娘子听了,又看看小青蛇,心里很难过,就说:老爷爷,我给你点银子,把它卖给我吧!老叫化子点头答应了。白娘子买下了青蛇,把它捧到湖边,放进水里。忽然湖上冒起一阵青烟,从青烟里走出一个青衣青裙的小姑娘。白娘子见着高兴得一把拉她的手说:小姑娘,小姑娘,你叫啥名字呀?”“我叫小青。”“小青,小青,你给我做个伴吧。

于是小青认了白娘子做姐姐,跟她一块儿。走呀,走呀,两个人从里西湖走到外西湖,又从外西湖绕到里西湖。白娘子走几步,停一停,东张张,西望望。小青不知道她为啥,就问:姐姐,姐姐,你东张西望寻些什么呀?白娘子笑笑,把南极仙翁的谜语讲给小青听,要小青也帮她猜猜。这天是个大晴天,上山祭坟的,到湖边踏青的,东一群,西一群,到处都是人。靠近断桥这一带地方,游人比别处更多。白娘子和小青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那最高又最矮的人。但是,高个儿的都不矮,矮个儿的又都不高。咳,这个人真难找哩!

晌午,白娘子和小青又寻到断桥边来。这辰光,断桥边的大柳树底下,有个马戏班正在做把戏,一大群人围着看。小青这边张张,那边望望,猛地叫起来:姐姐,姐姐,我寻着那个最高又最矮的人啦!白娘子听了心中一喜,忙问道:在哪儿呀?在哪儿呀?”“喏,你看!小青朝那大柳树上一指,原来树桠枝上坐着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后生。白娘子朝那小后生看看,说道:他个儿不高呀!小青说道:他高高地蹲在树上,人家来来往往都从他胯下走过,这不是最高的人吗?白娘子说:他个儿不矮呀!小青笑道:他人影落在地下,人家来来往往都从他的头顶上踏过,这不是最矮的人吗?哈,准是他。”“对呀,对呀,一定是他!白娘子心里十分高兴,老仙翁呀老仙翁,你出的谜真不好猜,最高又最矮的人,却原来是个不高不矮的小后生啊!

民间故事提出白娘子嫁许仙是为了报恩,这与思凡说是两种说法。清代苏州评弹《义妖传》、台湾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采用了这种说法。《新白娘子传奇》改为:一个老猎人擒了一条蛇,一个牧童把这条蛇救了。后来,这个牧童转生为许仙。这条蛇就是白娘子。白娘子为报答许仙,找到了他。而法海害白娘子则是为了复仇。

以后白蛇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呢?文艺应该百花齐放,不应该由哪个人定个口径。我们希望有新颖独到的作品问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