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近几年,官员自杀已经不是新闻,不必再罗列举例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官员自杀呢?因为他们得了官心病。
就像糖尿病有两种类型一样,官心病也有两种类型:贪腐型和抑郁型。
患贪腐型官心病的官员自杀是好事也是坏事。中央一再强调,坚决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动了真格,不是干打雷不下雨,不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不是只打没后台的不打有后台的。贪官污吏的日子不好过了,犯官心病自杀了,这是反腐败形势大好的一种标志。但从另一方面说,是坏事。贪腐型官心病官员自杀,有人说是源于畏罪心理,有人说是源于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羞愧心理。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用我们善良的心去猜测坏蛋。贪官怎么想呢?他若不自杀,可能被判死刑,或者判无期。就是判20年吧,他可能活不了那么长就找阎王爷去了。而贪贿的钱还要吐出来。但一自杀,就不再立案了,是不是贪贿分子不再说了,吞的钱不再追究了。死了我一个,幸福我家人。死了我一个,幸福我子孙。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贪官结成了像黑社会组织那样的腐败联盟。一个人去了,家属由别人管。要是被审查,同伙都进去了,那就莲家属也没人管了。不自杀人财两空后代受罪,自杀了丢人保钱后代享福。两相比较,傻子才不自杀。可以说,贪官自杀是对反腐的对抗,自杀的贪官比吃黑枣挨针刺的贪官更坏。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杜绝贪官自杀,即使自杀了也要让他家属把侵吞的赃款吐出来。
选择自杀的另一些官员并非贪腐分子,有的甚至是很敬业的官员。这些官员为什么会患上抑郁型官心病呢?清官难当。中央下很大决心整顿官风,但历史遗留下来的浊物不是一下子就能清理干净的。清官坚持原则,就会四面碰壁。晋升要有政绩,但有了政绩也不一定就能晋升。眼见政绩不如自己的因行贿而晋升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原有的官帽都岌岌可危,想去行贿又怕被抓,心里是啥滋味?竞争对手之间互踩,品质高尚不愿踩人,却莫名其妙被人踩了,憋气不?责任压力。官员问责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责任心越强的官员心理压力越大。有些客观上存在的,如火灾、洪水和生产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让一些官员整天提心吊胆。有些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官员对危机处理缺乏经验,使自身陷入能力和心理的双重危机,不但要手忙脚乱地处理善后事宜,还要承受来自上级和社会的压力。公关焦虑。当官主要靠说话生存,话怎么说太重要了。顶头上司指挥错误,怎么表态?听了给工作造成损失,不听给自己造成损失。亲友下属提出不合理要求怎么答复?答应了怕犯错误,不答应把人都得罪了,没威信,口碑不好。应对媒体说话更要谨慎,因为一句话丢了乌纱帽的已经不是一例。而官员又缺乏宣泄渠道。我觉得,中小学生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的,成年人的交往中就加进了利用关系。而一些官员呢,与人的交往基本上没有感情因素,他们的交往全是为了利用,当然有正当的利用和不正当的利用。较之一般人,官员的面具更厚一些,很难有什么说说知心话的朋友,甚至对老婆、情人也不敢说真心话,担心泄露真情引起不良后果。总之,官员患抑郁型官心病,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应该净化官场空气,提高官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