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班学员当然应该是美女

标签:
校园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某高校开办淑女班,对学生选拔的要求是:形象气质好,身高155至175厘米,具有优雅女性的潜质。这个条件引发一些人的质疑,因为并非所有的大学女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只有形象、潜质等符合设定要求者才具有报名资格。于是有人提出疑问:这岂不是对一般大学女生的歧视?
撇开高校是否应该开办淑女班这个问题不谈,假定开办淑女班是应该的,那么,我认为,该高校对淑女班学员入学条件的要求是合理的。
什么是淑女?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出现“淑女”这个词的文献大概是《诗·周南·关雎》里的那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汉书·杜钦传》里说:“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为万世大法。”颜师古注:“惟求淑质,无论美色及音声伎能,如此,则可为万代法也。”清李渔《慎鸾交·却媒》里有这样一句话:“如今有个内相人家,养着两位淑女,都有倾城之色。”如此看来,“淑女”应该是美好而善良的女子。
当然,“美好”并没有固定标准,可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楚王好细腰,而唐明皇则喜欢杨贵妃的丰腴。清朝的徐震曾作《美人谱》,将古代的美人之美作了分析和分解。美人的外形必须是不胖不瘦长短适宜,额头饱满宽阔,嘴唇似杏小巧而饱满,有“犀齿”和“酥胸”,有“杨柳腰”和“步步莲”,还要有“芙蓉脸”和“远山眉”。当然,徐先生的说法也是一家之言。不过,除去有争议的,还是有公认的美的。
淑女当然不等同于美女,但淑女首先应该是美女。淑女的技能可以培训,但形象无法培训,所以淑女班招收学员要把形象关。
把形象关不是歧视。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是行业需要。如:做飞行员近视眼不行,做火车司机色盲不行,做篮球运动员矮子不行,做长跑运动员下肢瘫痪不行。艺术学院的服装模特专业招收学员对身高有特殊要求,电影、戏剧学院的表演专业招收学员要打形象分。这些都不是歧视。同理,淑女班招收学员把形象关也不是歧视。
重申一下:我谈这个问题是在假设淑女班该办的前提下谈的。至于淑女班该不该办,尤其是高校该不该办,本文暂不涉及这个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