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中学生旁观暴行说明哲保身

(2010-10-18 18:35:20)
标签:

仲山甫

西北

宋体

小兰

集体主义价值观

校园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媒体近日连续报道:某山区初中一年级女生小兰被同学轮奸,情节、场面令人惊悚。小兰站在食堂窗口前排队买饭,初三男生AB将她拉到山坳里。僵持半小时后,二人又把她拉到住有20余人的男生寝室。在寝室门口,小兰拼命抓住门框不进去。男生C跑来,帮AB将小兰拉到D的床上。先后有6名学生轮奸小兰,2人未遂。整个过程中,寝室里当时在场的另外15名男生没有人出来阻止。凌晨5点半,小兰提出上厕所,终于被放出了寝室。当事男生被拘后,记者采访了DD与小兰同村同班。他对记者说,当AB将小兰拉到他床上时,“我怕他们打我,就到了其他同学的床上睡。”在数名男生欺负小兰时,他听到了小兰的哭声,“那几个男生平时很凶,也不敢去阻止。”记者:“你有妹妹吗?”D:“有一个。”记者:“如果看到自己的妹妹被几个男生欺负,你会怎么办?”D:“和他们拼命。”

我对那几个学生的恶行已不想再说什么了,使我感到心寒的,是另外那十几个学生的冷漠。我想到了一个成语:明哲保身。

这个成语本是含褒义的。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好友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他的品德和才能。这首诗就是《诗经·大雅·烝民》,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意思是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史上明哲保身的大人物甚多,我倒想起一个小人物。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有一天独自在金殿上散步,回想当年起兵时的情形,不觉哑然失笑,脱口说道:我本想沿江掳掠一些财物,哪想到居然掳得这个皇位,真是出人意料之外!正洋洋得意之时,猛抬头看到一个油漆匠正在梁上粉刷,自觉失口,立即命令那个匠人下来。但连呼几声,那个匠人却毫无反应。又叫人大声呼唤,那个油漆匠方才下来,拜倒在地连声请罪:小人耳聋,罪该万死!朱元璋一笑乃罢。这个匠人在九死一生之际装聋躲过一劫,这是在专制制度下的无奈之举。

古典含义的明哲保身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产生的。现在,它存在的社会环境变了,含义也随之变化。在现代社会,它指的是一种为保护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的处世态度,成了贬义词。现代社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要求我们富有正义感。我们不止一次了解到这样的镜头:一两个歹徒在公共汽车上偷盗抢劫,几十个人作壁上观。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明哲保身态度,是与当今的社会潮流背道而驰的。 
    
听前辈讲过日本鬼子进中国的情景:一个村子里,一个日本鬼子掂着枪追赶一群人;而在另一个村子里,有个鬼子欲欺侮妇女,一个汉子掂起一把桑杈去打他,那鬼子掂枪而逃。同样是日本鬼子,为什么可以欺负一群人而怕一个人呢?欺软怕硬是坏蛋的特点。所以,从整个民族来讲,明哲保身将导致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全线崩溃,导致民族责任心的丧失。

整个人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癌细胞发生在某个部位的时候,如果别的部位想:管它呢,反正不是我癌变。那么,当癌细胞迅速发展遍及全身的时候,那个见死不救的部位岂能独活?一位外国学者对二战发表独到见解。他说,其实纳粹法西斯惨无人道的暴行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当时世人的麻木心理。如果世人特别是各国政府能够放弃一己之私念,及时觉醒奋起抗击,人类遭受屠戮的人数就会减少很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明哲”给邪恶钻了空子,以致祸害自己。

道理似乎讲得太大了,但这些大道理都是大实话。那个寝室里的十几个学生如果懂得这些道理,一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为方便您为我新浪博客5周年参赛作品《世人都说新浪好,男人生娃心醉了》(置顶)投票,于此设立一个窗口。谢谢投票(鼠标点击)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