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雷尼宋体玲玲挫折教育《淮南子》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这虽是罕见个案,但让老师们很感慨:为何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批评与挫折?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我国实行人口计划生育之后,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是豆腐掉灰里——吹不得,拍不得。他们心理素质脆弱,承受能力极差,就像庭院里的马驹,虽是优良品种, 但因缺乏训练而蜕化成驽马,经不起一丁点儿鞭笞。所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多,“挫”与“折”是两个词。《管子》中有“兵挫而地削”之语,这里的“挫”为“屈辱”、“受挫”之义。《诗经》载:“无折我树杞。”《淮南子》也有“河九折注于海”语。这里的“折”为“断”、“曲”之义。挫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挫折,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挫折教育源远流长。如《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的就是君子应效法天体积极主动、坚忍不拔地运行,自信自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挫折教育是指挫折心理调整教育和挫折预防教育。以陶冶人生、激励人生、指导人生为目的,从而指导人们自觉挖掘自身潜力,战胜挫折和善处挫折。
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中对成功、失败和挫折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假如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度过逆境之后,必然会顺利。那些旁观的人,白白地羡慕人家事业的成功,认为那些事业成功者大概是幸运的人,是上天有意宠爱他们。又因为我的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不如他们。怎知所谓的不顺利还是顺利,那些成功者和我们都是一样,能不能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利用那些顺利条件就是人家所以成功我所以失败的分界线。”许多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智商最高的人,而是那些心理素质极强不惧挫折的人。鹰、鹫本同称为隼。有年天旱,草木尽枯,獐兔皆亡,群隼断绝裹腹之粮。鹰展开双翼,搏击苍穹,求索于峻岭之巅;鹫收敛翅羽,扑向尘埃,偏安于腐殍之肉。从此,
鹰、鹫便有了云泥之别。在人生历程中,
挫折几乎是常态,
一帆风顺才是例外。巴雷尼幼时因病致残,母亲强忍悲痛,对他进行鼓励和帮助。她拉着巴雷尼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巴雷尼在母亲影响下,经受住了命运的残酷打击。通过刻苦学习,巴雷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他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的领奖台。和巴雷尼相比,玲玲受的挫折不是根本不值一提吗?
希望像玲玲这样因挫折而造成的尴尬事别再出现了!
为方便您为我新浪博客5周年参赛作品《世人都说新浪好,男人生娃心醉了》(置顶)投票,于此设立一个窗口。谢谢投票(鼠标点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