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兵自尊心恶作剧胯下之辱韩信中国 |
分类: 时评·文艺理论·文史研究 |
不久前,两名初中生身受重伤躺到医院里。这天,15岁的小元(化名)来到教室刚坐下不到一分钟,突然感到后脑勺一阵刺痛。回头一看,原来是本班比他小一岁的同学小兵,正拿着一把尖刀向他猛刺。小元忍住疼痛,双手死死地抓住小兵的胳膊,但小兵又挣扎着用尖刀戳小元的手臂。同学们围了过来。就在大家救助小元的时候,小兵走到教室后排的空地上,把上衣全部解开,用刀朝自己的肚子上猛捅,鲜血顿时汩汩流淌。事情缘起于几天前,小兵和同学提前来到操场准备上体育课。突然,小元从小兵背后将他的裤子扒至小腿位置。小兵顿时羞红了脸,伤心地哭了。小兵想到小元在教室里曾经两次扒过他的裤子,但都没有同学看到。而这次小元竟当众把他的裤子扒掉了,这让他很没面子,于是小兵产生了要把小元杀死后自杀的想法。
小元只是搞个恶作剧,可没想到差点儿把自己的小命搞进去。什么是恶作剧?就是对他人开玩笑、戏耍、捉弄的行为。恶作剧最基本的形式即是故意使他人陷入窘境,并在旁观赏他人尴尬、吃惊、惶恐等等寻常难以得见的情绪表现,借此得到乐趣。恶作剧纯粹是以满足行为人个人乐趣为目的,其他观看者或被恶作剧的人不一定觉得有趣,而且往往令人憎恶。严重的恶作剧会达到欺凌或犯罪的程度,可能会造成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
同学之间,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是可以的,这样可以融洽气氛。但要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为限。否则,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我曾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甲乙二人常开玩笑。一日,甲因某事上班晚了,大家猜测原因,乙说:“在家和他妹妹睡觉呢。”甲恰巧听到,一怒之下将乙杀死。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时时处处考虑到别人的自尊心是做人的准则。
小元有错在先,但小兵面对伤害,却犯了更大的错误。
可能不少同学都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韩信年轻时非常潦倒,常常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佩长剑来到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住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他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带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韩信心想,自己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自己的才能,反而有损自己的清白。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缠住自己不放,再被官府抓起来,这一辈子就完了。自己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韩信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
韩信不是害怕无赖,也不是没有自尊心。他是个有大志的人。韩信曾投身楚军,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离汉营而去。萧何月下追回韩信。由于萧何的“加精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战功显赫。两次离职都是因嫌官小,说明他的自尊心高于一般人。当初若不受胯下之辱,哪有后来拜将的风光?所以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侮辱面前,逆来顺受就是上策。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潦倒的韩信面对无赖,当时只能那样做。而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恰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小兵面对小元侵害时,可以警告,可以借助学校、家长等的帮助,万不可拿自己的终生前途甚至生命不当回事!
为方便您为我新浪博客5周年参赛作品《世人都说新浪好,男人生娃心醉了》(置顶)投票,于此设立一个窗口。谢谢投票(鼠标点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