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稽首,可敬的盗墓贼

(2010-02-17 08:09:45)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史天掇星)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身着官服的人潜入一片墓地。……他视金银珠宝如粪土,全都拨拉在一旁。当看到一捆竹帛的时候,他颤抖着双手捧起,激动得差点儿昏厥过去。……

画外音:这个盗墓者名叫钟繇,他是一位书坛巨擘。

这是我伫立在昔日的颍川长社,今日的长葛老城钟繇墓前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书坛巨擘钟繇为何盗墓?

我们先从他生活的环境说起。

钟繇生活在曹氏父子统治的时代和地域里。魏武帝曹操和文帝曹丕爱好书法,均是书法能手。庾肩吾《书品》里说:“魏王笔墨雄胆。”张怀瓘《书断》也说:“武帝尤工章草,雄逸绝伦。”曹氏父子重视书法,器重书法人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于领导重视,曹魏时代的颍川(即今之许昌地区)形成了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在书法方面有造就的钟繇自然得到了老曹和小曹的垂青。

钟繇生活在不乏书法名家的环境里。让我们来看他的三位老师:曹喜工于篆隶,尤擅长隶书,书《大风歌》,名满天下。曾见李斯笔势,辄惊叹,作《笔势》一卷。他师承李斯而又有所创新。《墨池编》说他作篆书有“垂露法”、“悬针法”。颍川老乡刘德升,以创行书名于世。其书工美,潇洒自然,独步当时。汉灵帝开鸿都之观,书人鳞集争工笔札。工于八分的蔡邕,其书法结构严谨,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骨力通达,爽爽有神”之评,又有“体法多变”之称。他看到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受到启发,作“飞白书”。熹平四年(175年)奏请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 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每天有千余辆,填塞街陌。名师出高徒。老师水平高,徒弟起点就高。

钟繇书法的禾苗就是从这种土壤里发芽、成长的。

但要长成参天大树,还要靠禾苗自身。

钟繇学书非常刻苦。他曾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见万物皆画象之”。在外学书十六年未尝窥户。钟繇对各位老师的长处兼收并蓄,又能写出自己的特点。他与胡昭同学于刘德升,而昭书体肥,繇书体瘦,各有德升之美。邯郸淳也是曹喜的学生,而两人风格也不一样。邯郸淳书法“应规入矩,方圆乃成”, 钟繇书法如“群鸿戏海,舞鹤游天”。(上二处引文为梁武帝语)

钟繇在韦诞那里见到蔡邕书法,惊喜异常,苦苦哀求韦诞赐予,却被拒绝。钟繇气得槌胸吐血以至休克,曹操急忙拿出五灵丹,命人急救,才把他抢救过来。韦诞死后,竟将蔡邕书法带入坟墓之中。读者诸君,看到这里,您就会明白钟繇为什么要盗墓了。钟繇从蔡邕书法中悟出,“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于是学书不辍,昼夜无间。白天以手画地,直到手指不及之处,然后移动;晚上睡觉,用手指在被子上摹画,年长日久,被子竟被画穿。上厕所也揣摩,有时忘记出来。于是书力大进。

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把东汉以来民间流行的隶书中方正平直、简省易写的成分集中起来,冲破隶书规矩,以真书的横、捺取代隶书的蚕头磔尾,参以篆书、草书的笔法,使真书定型。他在书法史上立起了一块丰碑,被称为“楷书之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造成巨大影响。王羲之少学王夫人书,后见钟繇书,遂改本师,于繇等众碑学习,遂成书,被后人称为“书圣”。后世书家并称“钟王”。

钟繇祖师,您的盗墓行为为中国文化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您是一个令人崇敬的盗墓贼!作为颍川老乡,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向您稽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