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力划桨,将船靠近码头,登上河岸徜徉。这是2006年12月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领到退休证后,当天晚上做的梦。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问我:“退休了,有些失落吧?”
我很奇怪他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了想,明白了。某些人在职时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一退休,条子不批了,受贿没份儿了,听不到谄媚话语了,看不到嫣然笑容了,焉能不失落?而吾辈在职时对权力不感兴趣,退休后何失落之有?
有人问我对退休有何感受,我谈了几点:
一、许多皇帝没有活到60岁,我活到60岁了;
二、干活时有人给钱,不干活了还有人给钱;
三、现在每个月领到一份《老人春秋》,爽!过去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认为我总结得有意思。
朋友问我退休后干了些什么,我说我干那些自己喜欢干而不图赚钱的事。
我干了些什么呢?
第一件事:读书、习书、做文。我把这三项内容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习书、做文需要翻资料,也就是读书。
上班时主要读课本和参考书;现在喜欢什么读什么,历史、哲学、文学、养生等,主要是读这些书。
我偏爱行书。每见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唐寅等人行书,便觉心旌摇动不能自已。若无笔墨,即意书、书空亦意趣盎然。
早年搞曲艺、戏剧,后搞小说、诗歌、散文。大小有点文名,退休后被邀至市侨联研究许文化。从形象思维转到逻辑思维,然探幽发微,更觉乐趣无穷。创作时全身心投入,忘却一切烦恼,这不是最愉快最幸福的事情吗?作品变成铅字,更有成就感。
第二件事,摄影。艺术都有相同之处,书法、导演的知识都能用得上。
第三件事:收藏。目前尚处学前班水平,主要学习理论,实践的原则为不花钱或少花钱。收藏意识增强了,不少物品都可以成为藏品,如手迹、旧版人民币、卡类、烟标等。隔段时间整理、观赏一番,自是乐趣无穷。
第四件事:标新立异地设计修造家庭用品。
市面上的鞋柜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换鞋时要弯一下腰才能把鞋放进鞋柜里。我设计的鞋柜克服了这个缺点。其实很简单:把最下一格上下距离扩展为30公分,换鞋时只用脚操作即可。
厨房的盐、五香粉、碱、木耳等都用小塑料袋装,有十几袋。堆在一起,既凌乱,取用也不方便。而市场却无有存放此类物品的器具。经过试验,我终于研制成一种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器具。就是把一根有一定硬度的铁丝折成螺旋状,宽度可以调节。我为之取名“袋立”。
我的软底凉鞋右后跟中间掉了一块,市场上却买不到这样的凉鞋了。我问了三个鞋匠,都说没法修。我修纱窗时拆下一些废橡胶条,蓦然觉得这玩意儿可能修鞋合适。我根据需要把它团成一个圆圈,用铁丝固定在鞋底上。穿上一试,跟新的一样。这件事太令我感到自豪了。
此外,造根艺假山,并以真吊兰绿化,也是我的得意之作。
停桨上岸,岸上风光亦旖旎……
附:许昌十二钗正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