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6日

提笔前,原本的题目想用《水·魅·威尼斯》。那早已闻名于世的水城,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大运河、叹息桥、贡多拉(Gondola)、《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画派、电影节……甚至,那个哀伤优美的故事《威尼斯之死(Death
in
Venice)》,早已深深印刻在脑海中。那些浮游的影像如水波一样起起伏伏,光影粼粼,散发着醉人的波光。
只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便无法回避空气中弥散的那一点点哀伤的气息。或者说,欢愉,而落败,般的末世情怀。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延绵千年,也许亘古不变。还或是,威尼斯,根本就是前朝的王族,大江东去,却不愿稍稍妥协,骄奢依然,而无法面对现实,一任自己高傲却带着浮华地沉沦,直至最终消逝。说不清楚的感觉,我真愿意相信只是因为我的敏感。

真正的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最早于公元453年由逃避战乱的农民和渔民在浅海上搭建而成,经过经年累月的修建,终于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就是这个弹丸之地,曾经拥有的能量和她的面积极不相称,一度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是意大利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直到1797年,臣服于拿破仑的脚下,有着一千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才随之灭亡。至晚到1866年,才实现了与意大利的统一,并且,从此没落。
我们夜宿在大陆上,泛称“大威尼斯”的地区,也是威尼斯目前主要人口的居住地。从这里到威尼斯,还有4公里的船程,或者开车从唯一的公路桥跨海过去。这也是威尼斯越来越成为一个类似“世界之窗”的主题公园的原因。甚至,因为营商环境管理不善,威尼斯越来越堕落成为一个庸俗的旅游景点,连“世界之窗”都比不上。事实上,城市规模局限、缺少动力源头、难以发展,主要的收入依赖旅游业,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居民离开,现在真正居住在威尼斯里的,只有几万居民。

长期以来,威尼斯地区的海水因污染而变质,许多古老建筑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而二战后,为满足发展需求,威尼斯人大量开采地下水,这种行为虽然后来被禁止,但恶果已不可挽回,致使整个城市在20年内下沉了30厘米。当然还有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现在,每年有100多天,圣马可广场都会浸泡在海水中。专家预测,如果上述因素得不到有效遏止,威尼斯将在100年内消失。
谁来打救威尼斯?

说多了。其实,也未至于。只是,由叹息桥开始的行程,大概便不止是巧合。叹息桥的名字比桥的本身更引人遐思。当年的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经过这座几乎密封的桥通向监狱,多半从此永别人间。桥上只有两个小小的窗子还可以看看最后的蓝天,和桥下的亲人,从此生死永诀。倒有点像分隔阴阳的奈何桥。而奈何人间一声叹息,告别了尘世的死囚,是否最终得到解脱。只是如今,还有谁会为这座桥的命运叹息。

还好,还有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前面的尖塔,一直是作为威尼斯的地标出现在各种宣传媒体上。拿破仑说,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也的确,担得起。下面这张图片,其实是拍自米兰的一个旅游宣传展览。

圣马可大教堂是一座金璧辉煌的建筑。从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缴交一件珍贵的礼物,用来装饰这间艺术宝库。同时大教堂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原本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筑,到了十五世纪添加了如尖拱门之类的哥特式装饰,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又融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从外观上来看,它的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不过我倒是觉得,倒不如说这是“威尼斯风格”,张扬,华丽,兼容并蓄,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无与伦比。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

圣马可大教堂据说是因埋葬了耶酥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前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富商在当时的总督的授意下,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出来,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被奉为威尼斯的保护神。过程相当讽刺,也尽显了当年强大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跋扈。
圣马可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这就是威尼斯到处是狮子原因。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这是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同时也是威尼斯的入口。所有的外国船只都由圣马可湾缓缓驶进至此,第一个进入眼帘的即是由总督府侧面、广场入口和钟塔组构而成的华丽雄伟景致。下船后,在广场入口有两个高高的柱子,东面是威尼斯的城标“飞狮”,另一个则是威尼斯最早的守护神圣狄奥多(San
Teodoro)。


现在,鸽子才是圣马可广场的真正主人。这些小家伙一点也不怕人,甚至对人有些过分热情。对于它们来说,填饱肚子是每天的大事,至于,圣马可广场上每年举行的狂欢节上,谁又在追逐末世的欢愉,甚至,威尼斯什么时候消失,恐怕,就如它们,也来不及慨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伤悲吧。抑或,鸽眼中的世界,淡静随意,怡然自得,而芸芸众生,根本就是故作多情和矫揉造作?在那另一双眼睛看来,也只是略带怜悯的一丝嘲笑吧!


所以,现在最好的事,莫过于趁着圣马可广场没有积水,在露天咖啡座喝一杯咖啡,喂喂鸽子,晒晒太阳,听听现场小乐队的演奏,肆意的浪费一下人生。游人络绎不绝,而这刻轻松自在,心无杂念。

如果一个人或事,注定留不住,你会选择遗忘?还是留住记忆?






怕只怕,选择留住记忆,却无法选择留住哪些记忆,于是,好的、坏的、高兴的、伤心的,通通涌上心头,再来慨叹,还是忘记了好!
可是,想忘的,却再也忘记不掉了!
那么,再见吧,威尼斯!注定将要消失的城市!带着你的荣耀和哀伤,永留我的记忆,和深深的海底!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配发照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乘月待晓先生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相关文章
西天的尽处(十)——花·翡冷翠·佛罗伦萨
西天的尽处(九)——比萨斜塔
西天的尽处(八)——Montecatini的一夜
西天的尽处(七)——罗马:一个帝国的背影(续)
西天的尽处(七)——罗马:一个帝国的背影
西天的尽处(六)——梵蒂冈:在世界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想你(续)
西天的尽处(六)——梵蒂冈:在世界最小的国家,最大的教堂,想你
西天的尽处(五)——重归苏莲托
西天的尽处(四)——Ciao
Bella Capri
西天的尽处(三)——寂灭庞培城
西天的尽处(二)——南意风情那不勒斯
西天的尽处(一)——慕尼黑的黎明
归心似箭
丈脚量天涯(出行通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