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清源山三十六岩洞

(2011-10-07 16:2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温陵风土
清源山号称有三十六岩洞,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岩洞已经湮灭不可考。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些资料,希望将来能一一寻访到

 

  三十六岩洞或称三十六洞天,按地形分为五片:一片以赐恩岩为中心,计四岩一洞;一片以瑞象岩为中心,计十五岩一洞;一片以弥陀岩为中心,计八岩一洞;一片以清源洞和清源古道为中心,计五岩二洞;一片以南台岩为中心,计二岩二洞。

  清源山上起三峰,形家谓之三台。清源山各岩洞的方位,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4·山川志·清源山》的描述,自三峰而下分为两路:

  中峰,统称纯阳洞,亦名清源洞,是为清源上洞、蜕岩。——自纯阳洞出立石表识之山门以西,仰观蜕岩下大石前为下洞。——自下洞下至山麓,即上、 下洞之麓,为紫泽宫。——纯阳洞南左半里许为左峰,亦名东岩。——左峰旁为遵岩,又名百丈坪。——遵岩又南左半里许为泰嘉岩。——下有灵源庵。——路中原 有半岭宫,久废。——岩北有寒山岩,与瑞像岩相抵背。——又南半里许,为栖霞岩。——其左为大道岩,又名芭蕉古洞。——又南左为瑞像岩,亦名天柱峰。—— 天柱峰前峰对峙,名罗汉峰。——旁为日休岩,又有片瓦岩,——五台峰右为虎岩,亦名大休岩。——虎岩之左为不易岩。——又南半里许为碧霄岩,当北入处为上 碧霄,南出左侧为下碧霄——又南为梅岩。——又东为狮岩。——又下为赐恩岩。

  纯阳下洞西南半里许为右峰,亦名西岩,与东岩对峙。——迤逦南下,在上、下洞之南,为南台。——又南为弥陀岩,在擎珠峰之阳。——弥陀岩之下为 木龙岩。——又西为观音岩,亦名千手岩。——其下为羽仙岩,在罗、武二山之下,今名老君岩。——又下为势至岩。——其旁为清泰岩。

  如上山,第一路自后茂沿赐恩岩、狮岩、碧霄岩而上,是为清源古道;第二路出泉州北门(朝天门),经清泰岩、势至岩、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而上,是为现在去清源风景区的正路。

  《闽书》所说的三十六岩洞是:纯阳洞(清源洞、清源上洞、蜕岩、裴仙岩、裴岩)、紫泽宫(清源下洞)、东岩、西岩、海潮室、南台岩、遵岩(百丈 坪)、半岭岩、栖霞岩、大道岩(芭蕉古洞)、泰嘉岩、灵源岩、碧霄岩(上碧霄岩)、不易岩、瑞像岩、寒山岩、日休岩(头陀岩、吴陀头岩、下碧霄岩)、妙觉 岩、狮岩(狮子岩)、龟岩、虎岩(大休岩)、赐恩岩、中岩(醉月岩)、下岩(镜山岩)、巢云岩、弥陀岩、观音岩(千手岩)、梅岩、木龙岩、势至岩、清泰岩 (清莱岩)、羽仙岩(老君岩)、片瓦岩、泰空室(元隐室、洞天真隐)、无尘庵(舟山岩、舟峰岩)、楞伽院。

  掰着手指头算算去过的岩洞:清源洞、南台岩、百丈坪、半岭岩、碧霄岩、瑞像岩、赐恩岩、弥陀岩、千手岩、势至岩、老君岩,也就11个而已。请去过其他岩洞的朋友指点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