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日食观测误区
(2009-05-20 14:29:18)
标签:
旅游 |
分类: 星空的感觉 |
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对今年夏天的日全食很有兴趣。用不了多久,通过媒体的报道,公众的热情也会被挑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这一壮丽的天象呢?
日全食的发生大致可以分为三段。即初亏至食既的偏食阶段;食既到生光的全食阶段;生光到复圆的第二次偏食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壮丽景象所指正是食既到生光的全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月球完全遮蔽太阳光球层的耀眼光芒。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心完全黑暗,周围有发散状白色云雾的“黑太阳”挂在空中。景象奇特。在这一阶段,人们是完全不需要任何保护措施,用肉眼就可以欣赏这一壮丽景象的。
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偏食阶段,由于阳光还是非常明亮的,我建议大众必须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才可以观看太阳。关于这个保护措施,说法多样,不少还出自“专家”之口。在此我并不想批驳专家,但我觉得有些方法恐怕还是不用为好。
常见不安全的观察太阳的方法包括:
1.用倒入墨汁的水盆观察太阳——水的表面会反射明亮的阳光。
2.用蜡烛熏黑玻璃——有不明显的针孔等。
3.使用有影像的黑白底片或彩色底片——滤光效果有限。
4.使用CD或者磁盘的磁芯——据说对红外线几乎没有隔离效果。
5.太阳眼镜——即便是超强抗紫外的却绝不会去抗红外。
6.装在目镜端的太阳滤光片——随时有因阳光聚光加热而破裂的可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安全的观察偏食阶段的日食呢?
1.小孔成像法观察——眼睛不直接观察阳光
2.望远镜投影法
3.选择被专业机构检验合格的日食观测眼镜。
4.使用在物镜端加装专用太阳滤光片、太阳滤光膜的望远镜。
安全是我们观测的前提,日全食很美丽,我希望诸位朋友看完日全食后眼睛依旧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