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团购勃拉姆斯

(2011-05-30 04:32:53)
标签:

拉手网

团购

勃拉姆斯

北京音乐厅

室内乐

文化

分类: 文体

        团购勃拉姆斯

 

团购是团体购物的简称,最初是一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买家联合起来与卖家谈判,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通常商家会以低于零售价的团购折扣价格成交。最初团购常局限于一般生活日用品和就餐等,现在团购已经从买方发起变为卖方发起,颇有扩展到所有与生活有关的交易中的倾向。

今天,我就和夫人一起在拉手网团了北京音乐厅国际室内乐音乐季之一的《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坐在北京音乐厅第四排中间听大师们演奏勃拉姆斯,原价380元,团购价只要68元。

http://s3/middle/537c8582ta4702fb09052&690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人们常把勃拉姆斯(Brahms)、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总称为“3B”。

人们对勃拉姆斯的认识,多是从交响曲和匈牙利舞曲中获得,但其真正精华还是在室内乐作品。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不仅是他自己一生创作中最杰出的部分,而且也是整个室内乐发展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

勃拉姆斯被视为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的作品延续了从海顿到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形式,而在内容上则是纯粹浪漫主义的,就这样,古典的韵味与浪漫的激情相碰撞,造就出了精美同时又有着深刻内在情感的作品。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不仅是他自己一生创作中最杰出的部分,而且也是整个室内乐发展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他的室内乐对于浪漫主义时代孤独的古典主义者勃拉姆斯来说,也是对于在漫漫生命旅途上独守一生的勃拉姆斯来说,室内乐是表述自己独特的个性思想和记录自己诗意的情感世界的最好方式——忧郁而怀旧,同时又散发着甜美和光泽。

今天演出的作品有两个:《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 作品40》,《G大调弦乐六重奏作品36》。

布拉姆斯从小喜欢圆号,并以演奏圆号来安慰母亲。这首F大调《圆号、小提琴、钢琴三重奏作品40》作于1864年,布拉姆斯以此表达对亡母的哀悼。

音乐会开始,美籍华人小提琴家杨戈芳教授首先登台给听众介绍了勃拉姆斯和他的音乐。随后,和杨教授一起演奏的是青年钢琴家李乐小姐和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圆号朱昆强先生。

 

http://s5/middle/537c8582ta4703c458f94&690

           李  乐              朱 昆强              杨 戈 芳

 

其实我们过去很少听室内乐演奏。我正在想三个乐器怎样同时开始演奏,杨先生的小提琴已经缓缓发出轻柔的颤音,接着,钢琴和圆号渐次加入,脑海里也渐渐浮现出一抹淡淡朦胧的薄云缓缓升起,展现了极富浪漫色调田园风光。乐章渐进,不由感觉到爱有时和风细雨,有时冰封万里,有时春暖花开,有时又电闪雷鸣。一首圆号、小提琴和钢琴的三重唱,这是勃拉姆斯献给母亲的挽歌,或许爱的情愫永远不能复制但却是清晰的。

我是那种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聆听着。尽管那音乐是优美的,激动人心的,可是我还是不能那样完全地深入。在第二乐章,钢琴和圆号轮换吟奏,那钢琴轻缓而坚定的回应着圆号柔曼却强韧的旋律时,我注意到李乐脉脉深情注视着早已陶醉了的朱昆强,而朱昆强却双眸微皱,任由思绪在古典与浪漫中翱翔。

我也不是对乐器一无所知的人,可是一把小提琴、一架钢琴、一只圆号,这三件最常见的乐器组合起来,轻柔时似乎只能感到远山的呼唤,激动时就像身边是千军万马在搏命厮杀。那种魅力不是看电视里的音乐会时能感受到的。当我看到三位演奏家在用手用眼用心对话的时候,我似乎,又触摸到了阿姆斯特丹水边与我们安祥做伴的天鹅,又奔跑在铁力士山下满目青青的草原,又看到了琉森奄奄一息的雄狮……

这首三重奏的本意是悼念,是勃拉姆斯对母亲溘然仙逝的深思和发散。旋律本来应该是悲哀沉重的,直至逼迫人们泪眼迷离,才是我们惯常以为的寄托。但是在整个音乐过程中却并不只是悲情和压抑,反而充满了生命的奋斗和快感,或许,这才是对母亲最崇高的哀思和报答?据说曲中的牧歌情调来自他在巴登巴登附近山中森林散步时获得的灵感。

勃拉姆斯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是与他的大音乐家前辈舒曼的夫人克拉克长达20余年情深意切而又最终凄婉未果,并因此终生未娶。但其实早在1858年,勃拉姆斯就和一位教授的女儿阿嘉德·冯·西波多有了婚约。按说,勃拉姆斯跟这位有着漂亮嗓音的女子肯定会喜结良缘。但不知为什么,在爱情与自由的博弈中,勃拉姆斯选择了后者。他为此毅然中断了与阿嘉德的恋情。但是,勃拉姆斯跟阿嘉德曾经拥有过的欢愉,却成为他永久的记忆,并常常煎熬他疲惫的的身心,他只能在音乐中求得解脱。很久以后,他终于完成了《阿嘉德六重奏曲》,即被最后命名为《G大调弦乐六重奏》的作品36。此曲开始创作时勃拉姆斯本来正与阿嘉德·冯·西波多(Agathe Von Siebold)恋爱,所以第一乐章结尾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以A-G-A-D-H-E(D为T的音名化)奏出3次阿嘉德的音名。但此曲真正完成时,两人婚约其实已经解除。后来勃拉姆斯对友人说:“是这首曲子使我从最后的恋爱中解放出来。”

六重奏是杨戈芳教授带领五位年轻音乐家共同完成的。我最没有想到的是,以我这样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居然可以清晰无误地听出六把琴合奏时发出的每一把琴各自的声音。就在那时,我突然开小差地想起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或许,这就是近距离聆听的效果。

是的,我们并不那么了解勃拉姆斯,更不清楚他的一生的故事和伟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倾听他的音乐。或许,我们没有“听懂”勃拉姆斯。那又如何?就像杨戈芳教授在开场介绍时所说:音乐给每个人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100个听众就可能有100种感受。同一段音乐有些人感受了悲哀,另一些人感到的可能是欢乐。他还说,用语言说明音乐,就像用舞蹈描绘建筑。是的,音乐是用来听的。只要你有所感,那就足够了。

音乐是艺术,勃拉姆斯是艺术。如今商品成了艺术,团购也成了艺术。今天,团购勃拉姆斯让我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次美妙的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