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莱茵河为何总那么清澈

(2010-09-18 20:18:13)
标签:

莱茵河

杜伊斯堡市

污水处理

盈利

《羊城晚报》

陈亦权

杂谈

分类: 财经

莱茵河为何总那么清澈

     河流周边,直到现在还有3000家企业

转载自陈亦权《羊城晚报》 9月6日

 

    德国莱茵河素以清澈闻名。莱茵河畔大大小小企业不少于3000家,它们产生的污水绝不是少量的。然而,莱茵河的水为什么总那么清澈呢?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企业界看来,污水处理都是一种成本负担,因为要处理污水,就势必要采购大量设备和仪器,增加用地并且建设工程,还要长期配备人工和电力、物力,可谓消耗不小。

    然而,对于德国的企业来说,处理污水却并不意味着增加成本负担,而是一种能够收取回报的产业投资!

    以德国最大的内陆港,杜伊斯堡市里的两家大型药品厂和一家造纸厂为例。这三家企业都没有在自己的厂区兴建污水处理系统,而是合建了一家污水处理厂,这是一家独立的股份制污水处理厂。药品厂和造纸厂占67%股份,政府占33%的股份,污水处理厂由政府派人管理和监督。这样,原先由三家企业各自承担的污水处理系统,就变成了三家合力承担。接下来,附近有新的企业成立或者有企业准备新建污水处理系统,政府就会向他们提议不必自己兴建,只需要挖一条管道把污水排进那三家企业合力开发的污水处理厂就可以。

    虽然,这些企业今后每年得要交一笔为数不多的费用,但与兴建处理系统所需要的经费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而污水厂所收到的这笔费用,就是它所创造的效益了!同时,那些处理干净的水又会被三家企业循环利用,或者按照需求,用低于地下水的价格出售给当地的园林和绿化部门,以及一些企业和庄园,作为工业和农业用水,这又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同样以杜伊斯堡市为例,这座拥有53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每年要产生约数千万吨的生活污水,如果这些生活污水直接排进莱茵河,相信莱茵河水将很快变成黑色。

    但事实是,杜伊斯堡的市民生活用水也要进入污水处理厂。科学合理的地下管道,会将整个城市的生活用水引向各个污水处理厂。当然,市民并不是无偿地享受这个待遇,他们在缴纳水费的同时,还得根据各自的使用量交纳50%的污水处理费,对于这笔有明确用途的增收费用,德国境内无一人提出反对!这个增收的费用,又成了污水处理厂的收入。

    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德国的企业都非常乐意于兴建污水处理厂。再次以杜伊斯堡市为例,到2010年,全市范围内已经有30座大型污水处理厂,还有更多的企业申请兴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政府只能下令暂停污水处理厂的申批!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结果也变得迥异和有趣:许多国家的企业把污水处理当成一种负担(事实上也的确是一种负担),能拖就拖,能瞒就瞒,甚至有不少企业在建了污水处理系统后,仍要悄悄挖一条管道把污水排进江河。而德国的企业却把这看成一种赚钱之道(事实上也的确能产生丰厚的利润),非常积极地去做,甚至是相互争抢着去做!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同样做为一个国家的母亲河的长江黄河,为什么会是那么的“污不忍睹”了!

    杜伊斯堡市长阿道夫·绍尔兰德曾说:“如果一提公益就意味着你将为之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显然这不是真正的公益,因为最起码你已经为此而承担了损失!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呼吁人们主动去做公益事业,也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逼迫人们去做,而是用我们的智慧去规划和部署,让公益事业也成为一种利润事业,从而实现真正的公益!”

 

    东南翁评语:不知中国政府和环保部门做何感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