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热闻&点评 |
在朋友圈看到吴晓波先生最新的一篇文章,心中五味杂陈,有些话感觉不吐不快,于是在此写出来与吴先生商榷。
首先,吴先生在文中提到了“丹田”的概念,这是一个“修行”中最常用的的词汇,那么什么能称得上来自“丹田之气”的创新呢?那一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伟大创新,纵观古今中外,伟大的创新有哪个不是基于信仰和情怀?而又有几个是基于市场金钱财富的激励?且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四大名著,就是现代的火星探索、嫦娥奔月、空间站、国产航母、大飞机、芯片、操作系统、光刻机等等等等有哪一个是财富激励的产物呢?吴先生提到的那些创新和活力又有哪一个能跟这些相比拟呢?
另外,国内某些互联网企业被吴先生看做创新与活力的代表,这些互联网企业在创富方面的确成效显著,然而恰恰是这个领域最缺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性创新,绝大多数都属于微创新甚至是模仿再加工,基于底层的科技创新十分鲜见,甚至有些企业的“创新”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杀熟”,这种“作恶”式创新还是越早绝迹越好。
大家最希望看到的优秀企业和卓越企业不是它有多大,在赚钱尤其是赚国人钱的能力上多么令人“羡慕”,而是在价值观、社会效益尤其是赚国际钱方面有多么令人“尊敬”。这就是吴先生文章中引用的那两张图表和数据背后最根本也是必然的原因,这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地方。
把创收创富作为市场活力的第一标准本身就是一个谬误,按此逻辑色情毒品岂不成了应该鼓励的产业?显然,这与社会的“文明进步”是背道而驰,是真正的逆转历史车轮。
为什么点赞最多的前三条评论都是持反对观点,而且还都是年轻人?众所周知,在任何年代年轻人都是活力和创新的主力军,是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年轻人也都开始集体觉醒,唯金论也该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未来创新与活力的源泉一定会回归于信仰、情怀和文明!
笔者的观点跟吴先生正好相反,正是有了这种基于旧思想的悲观言论才恰恰反映出了当今中国正在破旧立新,即将真正迈向一个全面激活内生动力和人才潜力、从一般创新升级为伟大创新且充满着热情和活力的新时代!
吴先生文章用一个问句“我们这是怎么了?”作为标题,一个被称为财经作家的人居然写出这样的言论,让笔者感到十分诧异,同时又不禁哑然失笑,作家毕竟不等同于专家,用这样的问句做标题反倒是很合乎逻辑,只不过里面的“我们”并不代表包括笔者和笔者很多朋友在内的“大众”,而只代表作者本人及其持相同观点的那一小部分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