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销银行呆账坏账的后果
先说点历史。1990年代,国内银行三角债,呆账坏账严重,多年积累的。猪受命处理。三角债就是:我欠你,你欠他,他欠我,恶性循环。猪处理三角债,把循环债核销。还算不错。但是,当时银行有几十万亿元呆账坏帐,即,贷款出去无法收回的,俗称“银行有毒资产”。猪的办法是:强行核销银行呆账坏帐,即强行平账,贷出去的款不强制收回了。
一般来说,从银行贷款需要有抵押物和担保人,比如原厂1995年从工行贷款450万元,年利率11%,五年期。到了2000年还不上,一再哀求银行宽限,所以原厂银行评级很低,而银行每月都要从原厂账上划走利息。就是说,你贷款拖期,利息必须还。原厂1995年的450万贷款在2006年靠产业的帮助还上了,但是多还了6年利息。
猪核销的银行呆账坏账,有没有利息都很难说。虽然银行账上呆账坏账核销,账面平了,但是放出去的贷款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不还了。谁得了贷款谁就占了大便宜,因为不用还了。这样,就造就了富翁,且不受法律约束。
在2003年猪的继任者上台,当时采取的措施还是核销银行呆账坏账,核销了农行,建行,工行呆账坏账。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想出了新的办法,“4万亿”。印刷4万亿基础货币加13万亿无抵押贷款。想想看,贷款都不用抵押了。
但是,银行放出去的贷款账面上是支出的,如果不收回,账面上不平,无法平账。怎么办呢?猪的继任者的继任者想出的办法是,不断印票子,措施是:定向降准,降息,中期借贷便利,全面降准。这样,源源不断给银行注资。但是,银行支出和输入是两本账,怎么互相平账?
2009年的“4万亿计划”,加13万亿贷款,国企来了大量贷款,不知道怎么花,都投给了房地产。到2014年底,恶果显现。全国遍地鬼城烂尾楼,无法消化,大量银行资金沉淀在钢筋水泥里,无法收回。银行又出现大量呆账坏账,就是有毒资产。怎么办呢?想起了股市。
所以,2014年11月12月股市大涨,上证综指从2300点涨至3300点,现在接近3700点。大量资金进入股市。股市一天的成交量上万亿元,银行股上涨,股民买银行股,所以,银行呆账坏帐就会减少,到最后银行资产都是优质资产。股民接盘。所以,靠股市,银行的呆账坏帐就销了。这也是一种办法。
但是股市不可能无限制涨上去,总有下跌的那一天。无论是靠内力还是靠外力,总会下来。股民买银行股,用的是真金白银,银行得了真金白银。股民得到虚拟的股票。一旦股市大跌,股民的资产化为乌有。但是股民购买股票的真金白银是不会消失的,都进了上市公司包括银行腰包。
所以,有股市支撑,银行有毒资产成了优质资产,就能核销呆账坏帐。但是银行放出的贷款实际上并没有收回,还是呆账坏帐,因为银行账面上进和出是不一样的。
放出的贷款不能收回,形成呆账坏帐,虽说在股市赚了钱,但是账面上不平。怪不得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说过:没有银行坏账,哪来那么多富人。是的,只要银行贷款不是真正收回,呆账坏帐就一直存在。核销呆账坏帐,银行实际上亏空。虽说靠股市可以赚回一些钱,但是账面上还是亏的。
银行呆账坏帐核销,银行账面虽然表面上平了,但是实际上没有平。因为放出的贷款并没有收回。即,贷款成就了富豪,但是国家受大损失。
这就是核销银行呆账坏帐的玄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