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2018-08-04 18:08:26)
标签:

文化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笔记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这是儒家所讲的“知命”。

 

《吕氏春秋》: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下,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老子》: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吕氏春秋》:洧河水灾,郑国一富人溺死,尸体被一舟子捞起,向死者家属要巨款,方肯归还尸体。死者家属向邓析求计,邓析说,不妨等待,因为没有别人会要那具死尸。死者家属按邓析之策拖延等候。捞起尸体的舟子也去向邓析求计,邓析教他说,不妨等待,因为死者家属只有来你这里,才能买回死者的尸体。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天下雨,使人不能外出,成人不会对天发怒,儿童却忍不住会发脾气;其原因是成人比儿童多了解事理,所受到的挫折失望感也就比儿童要少得多。

 

《杨朱》: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以若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道息矣。

 

《杨朱》:晏平仲曰: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黄檗禅师: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

 

最好的修禅便是尽力做眼前当做的事,而无所用心。

 

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自然便是修持。

 

舒州禅师:只有两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驴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可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灵利人当下识得,除却觅驴病,狂心遂息。

既识得驴了,骑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山河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复有什么事?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如果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便如同一面明镜,能够时刻反照镜前的事物。这时,镜子的明亮就如同人内心的清明,时刻准备反照心里洞察的眼前局面。当人心里没有怎么的欲望时,它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是直截了当的,就是所谓动直。

 

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然后,牢记这一点,并且真诚用心地做,这就够了。

 

庄子: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程颢: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风流的主要特性在于心超脱于万物的畛别之上,率性而行,自事其心,不求取悦于人。

 

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以及用敬,即专心致志,心不旁骛。

 

陆象山:激励奋迅,决破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