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结:写在女儿八岁之际——之一:顺应自然,语文和英语很轻松

(2012-10-30 21:12:26)
标签:

语言习得

语文

英语

阅读

识字

分类: 儿童成长

前言:再过一个月,乐乐就八岁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敢说孩子现在的表现就决定了未来,但最起码,乐乐目前令人欣慰的表现,并不意外——很多优点和成绩,在更小的年龄段就已经有所体现,并与我们有意或无意的教育有关;一些不足,也可以在我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中找到原因。鉴于此,打算做一个总结。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抓住重点,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以后有所帮助。

 

本系列总结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之一:顺应自然,语文和英语很轻松

之二:音乐素养,幸福的收获

之三:运动、饮食与健康

之四:良性的交流模式带来阳光的性格

之五:一些不足,其实也可以归结到父母

 

之一:顺应自然,语文和英语很轻松

 

乐乐现在处于小学二年级的上学期,这一年多来的小学生活,乐乐很享受,也很轻松。作业很快就能完成,各门功课都很优秀。送乐乐到校门口,看着她欢快地向教室跑去,我常常感到欣慰。我想,我们过去的一些做法是正确的,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孩子自然地获得一些东西——在娱乐中进行,自然得没有什么额外付出。

 

轻松成了识字人

 

上小学之前,乐乐就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并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我记得刚上学时,我曾让她完整朗读了一整版报纸(第一版,有较多标题和图片),不认识的字非常少,只是一些较不常用的,如“赓”“柬”“叱咤”。而且,乐乐朗读得很流畅,断句正确。有一回,老师留了项作业:从报纸上剪一篇文章,从中挑出10个不认识的字,这个把乐乐愁坏了!后来找了一份音乐会节目单,人名包含一些较为生疏的字,才勉强凑够10个。

 

这一切得益于持续的阅读。乐乐很小就开始读书。以杂志为例,刚开始是《嘟嘟熊》和《婴儿画报》,三岁以后逐渐过渡到《幼儿画报》和《东方娃娃(智力上.绘本下)》。书籍也不少,常见的儿童读物都读了一些,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迪斯尼故事、知识性读物。我很欣赏的有两套:《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12本)和《不一样的卡梅拉》(6本)。读书的方式,开始是大人给朗读,逐渐变成大人和孩子交替朗读,再后来就变成乐乐自己无声阅读了。

 

看到哪有字,乐乐就喜欢认读,各种包装也成了乐乐的阅读材料。餐桌上有一袋郫县豆瓣,乐乐一次次拿过来阅读上面的产品说明,尤其对其中“假一罚十”一句有浓厚兴趣,非要探究个明明白白。坐在车上,路牌、广告牌最能吸引乐乐的眼球。公园里看到游客须知,乐乐也要通读一遍。每每遇到不认识的字,乐乐会慢下来,这时我们就会告诉这个字怎么念,有时再略加解释。

 

阅读的爱好,也得益于幼儿园老师的正确引导。乐乐在幼儿园有老师带着阅读《分享阅读》,一套绘本小册子。虽说对乐乐来说,这套读物太简单,但和小朋友一起阅读,又增添了另一种乐趣。

 

通过持续的阅读,乐乐不仅认了字、形成了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享受语言的美。记得有一次,乐乐翻阅我的《中国国家地理》,看到这么一句话:塞内加尔湖,大西洋边一抹温柔的粉红。乐乐十分兴奋,一遍又一遍品味,赞叹:太美了。

 

带着乐乐阅读,本意并不是要识字,当然也没有任何硬性的要求,更不会强迫,但无意插柳柳成荫,不知不觉中,乐乐竟掌握了那么多字。阅读有别于孤立的认字,通过识字卡片、挂图认字,效率很低,而且不利于理解、不利于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其实,孩子可以从一开始就读书,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就会认字,这是一个跟学走路一样轻松的过程。换言之,不必把认字当做一件事情单独来做。

 

英语可以习得

 

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不可避免的要学英语。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掌握英语,除了通过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学习”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达成——这种方式,语言学上叫“习得”,对应的英文是acquire, acquisition,原意是获取。我们对母语的掌握,就是习得。成年人想掌握外语,只能老老实实的学。幼儿则不同,只要方法得当、输入的量足够多,他们完全有可能自然掌握外语——至少是在某些方面。

 

到目前为止,乐乐在英语方面,主要能做到:准确的听辨英语语音;清晰地道的发音;能自然的表达一些意思。

 

回过头去看乐乐这几年接触(我尽量避免用“学习”这个词)英语的路子,最重要的是听了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乐乐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看了一套《洪恩巴迪童谣》。这套DVD共4张,有大约30首英文童谣。歌曲由美国人演唱,发音自然很地道。乐乐非常喜欢,看了该有20遍吧?我们从未要求乐乐唱出来,但她很自然就会唱了。

 

《东方娃娃-绘本英语》DVD乐乐看了20期左右。此期刊每月一本,精美的绘本故事,配有DVD和CD,可看可听。其DVD的最大好处是反复很多,看了以后很容易记住。内容相对简单,乐乐已经没在看。乐乐幼儿园有英语课,用得是剑桥出的《Playway to English》。在幼儿园,放录音是老师的重要手段。在家,我们也常常放配套磁带给乐乐。小学的英语课(到目前为止)也是听说为主,在家也可以看配套光盘。

 

《音乐之声》是一部乐乐十分喜欢的电影,三岁以来,可能看了30多遍。《绿野仙踪》、《出水芙蓉》也看了好多遍。迪斯尼电影接触了些许。最近半年大量看芭比系列电影,这是乐乐的最爱,预计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主要的英语来源。乐乐基本上都是听英文,看中文字幕。有时是关闭电视,只听不看。

 

以上所列材料,电影都是自然语速,但乐乐也完全能跟上。其实,对于尚处于自然吸收语言阶段的孩子来说,听到什么就能获得什么,不管是什么语言,什么速度。听正常语速外语难度大,那是成年人的事。

 

一般认为,7岁以前是获得对目标语言的听音和发音能力的最佳年龄,这个阶段能自然获得最接近所习语言的语音——从听和说两个方面。7岁到12岁,自然的力量衰减。12岁以后就更难获得地道的发音了。以乐乐来看,至少过去几年的情况符合7岁前这个阶段的特点。

 

《音乐之声》中有一段修女们的合唱叫《玛利亚》,难词较多,有的乐句节奏很快,但乐乐都能听出来、唱出来。《芭比之时尚奇迹》的故事背景在巴黎,里面有一些角色讲的是“法国英语”。乐乐敏锐地觉察到了,她问:怎么谁谁谁的英语怪怪的。我给她解释了原因。她于是就模仿“法国英语”,居然也像模像样。电影里有几句法语,乐乐也顺便吸纳了。这都是自然的力量。

 

虽然乐乐现在说的还不多,但我相信,有了过去几年的自然吸收为基础,以后再保持一定量的输入,外加一定方式的激活,产出只是个时间问题。最欣慰的是,目前所获得听音和发音的能力,是自然获取的,扎实、地道,还不累。

 

我们常说要顺应自然。或许,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最需要顺应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