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六论坛17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三十六)

(2025-05-17 08:45:36)
标签:

八字

风水

六爻

起名

易经

分类: 易界动态

周六论坛17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三十六)

5.3《养生大智慧》第三集《对症下 

中医的药方有上万种,而在《伤寒论》中,独把桂枝汤放于群方之首,感冒了,一副桂枝汤就可痊愈,究竟这桂枝汤有何妙处,中药的配伍又有什么讲究呢,我们生病了都要吃药吗?请听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继续说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中医里是怎么看待疾病和治疗的方面的问题。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呢,中医是把疾病分为四个层面的。所以治法也分为四层。那么像第一个层面就像腠理,就是肌肤腠理受邪气的话,这是病在很表的一层了。所以他基本采取的原则就像我们原先所讲的热敷的方法,然后包括现在的刮痧。还有按摩,拔罐儿,甚至包括现在的足疗,这些都可以作为这个治表层疾病的一个手段。 

那么像热敷呢,中国古代很强调,就是它得了病用热敷的方法,用熏蒸的方法就已经很有效。比如说现在我们的那个药浴的问题啊,因为它也是通过皮肤给药的。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其实是人体最大的呼吸系统,究竟皮毛是如何呼吸的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毛就是主宣散这一部分,皮就主收敛这个层面。所以从我们人体上来讲,像我们东方人是比较少毛的。就是毛不是很多,不像西方人毛那么多,所以实际原理上来讲我们东方人就是收敛一定要大于宣散,就是我们人体,你收得住这个精,你才能继续往下活呀。从这个原则上来讲,就是说皮大于毛。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在四季的养生里边,比较注重哪一点呢,就是夏天出汗的问题。如果你夏天不好好出汗的话,那么他等于让你的皮的这个气机啊就遭到淤损,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病症。如果你像现在一到秋冬之季啊,很多人会得一些什么样的毛病呢?就像皮肤病,比如说现在湿疹,皮肤病,都是很多的。那么在中医里实际上看呢,有一个很根本的一个原则是什么呢?首先要考虑他是否很焦虑,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会导致他紧张,会导致他气机的不宣畅。

所以焦虑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点就是他夏天的这个空调的问题,空调就会造成我们一进空调房毛孔就闭住了。

然后一出来,外面很热,然后毛孔宣开了。就是气机永远处在这么一种转换阶段,这样就阻碍了气机宣发的一个过程,所以呢,这个第二个问题就是空调的问题。 

造成皮肤病的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夏天这个冷饮的问题。因为过食冷饮就会伤肺,伤了肺实际上就是伤了皮毛。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病深入一步,到了哪了呢?到了血脉。这在中医里其实就是经络,在这个层面受邪了,经开始受邪。那么经络有阻滞的话,那么就是"针石之所及也" 

这个层面基本上来治疗的话呢,就是说用针刺的方法。因为中国古代经络学说应该是中国古代医学当中一个很高层面的一个认知,是对生命认知的系统。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一种表现,气血旺盛,经脉就通畅,气血不旺,经脉就会堵塞,如果一个人死了,没有气血,经脉也就不存在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血也是要靠气来推动的,所以人体关于这个气,其实要真正想要研究这个经络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要关注气血的问题。所以也就是,再进一步上观,他就是阴阳的问题,因为气血就是阴阳的一种表达方式。 

所以中国古代,中医学对经络认为是可以决生死,然后除百病,然后调虚实,不可不通。

然后在这里他对人身体健康有一个很根本的要点就是经络一定要通畅。那么如果经络不通畅的话,就是会造成我们人体很深的病。 

比如说先前我们讲到的手指发麻的问题,如果手指尖发麻,那就是典型的阴阳的交通的能力出现问题的。 

手指尖,也叫井穴,是人体气血生发和输转的重要部位,当手指尖出现问题时,说明人体的气血出现了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中国人就强调经常活动手,像老人玩那个核桃啊,实际上也是让这个手有一个很好的一个运动。就是让这个气血,就是很充足才可以。 

比如说有些女孩子,手脚很冰凉的。手脚冰凉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严重的血脉的问题。

是经脉不通畅,然后血不足,心气也不足。像这种女孩子心气就容易很不足。手脚冰凉的女孩子你让她想事,她就很不愿意去想。她觉得想事太累了,她就不愿意去想。对于这种人呢,你看到她性格就很乖的。因为她不愿意去想,所以男生一说什么,她就说,好啦,随你。所以呢。就显得特别乖,就特别听话,这个是她心气不足,心血不足所带出来的。如果你一旦把她身体调好了,她绝对要自己拿主意。她现在拿不了主意是她里边的气血不够造成的。所以像这些问题,中医里他强调是用经络的方面,用针刺的方面来治疗这个层面的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病在骨髓,那么就是扁鹊在看齐桓侯的时候,他说如今你齐桓侯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你再请我也没有用了。"虽司命无奈之何"。即使是司命之神都没有办法。你这个病已经很深了。我治不了了。那么这叫什么病呢?这个就是在中医里边叫做膏肓之症,就是很深的那层的疾病,那么还有一点叫做奇经八脉的病,就是在我们人体当中,不仅有十二条经络,同时还有奇经八脉。 

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藏器,指的是是五脏六腑和心包,它们都对应一条经脉,如胆对应胆经、肝对应肝经等;"奇经八脉"是将十二经脉之间联系起来,起到统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共有督脉、任脉、冲脉等 8条。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奇经八脉里边最重要的两条经脉就是什么呢?就是任督二脉,就是任脉和督脉。你像任脉它就主女人的病,甚至包括月经啊,怀孕这些。那么跟任脉相关的奇经八脉,还有一条经脉叫做冲脉。 

冲脉是起于哪呢?在书中记载,它是起于大腿的根部,那起来的,沿着人体的上面这一点点,就是夹着任脉往上走,那么任脉(冲脉)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任脉(冲脉)走上来的时候,因为任脉(冲脉)是阳气,所以女子阳气有点弱的话,女子冲脉,就是到了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发育的时候,因为她阳气不足,所以它散于胸中,所以女孩子就开始发育乳房。而男子呢,他的气就比较足,它就往上直接冲,所以他不发育乳房,他发育的是喉结和胡须。所以冲脉实际上是主胡须的。就是这个男人的胡须的状况怎么样,实际上也跟奇经八脉是有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像头发是跟肾啊,肝啊比较有关系的。比如头发比较干枯啊,是肝血不足。然后头发容易掉,是肾的收敛不太好,收敛的气机不太足,所以呢,我们的头发会使劲地掉。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它真正的起始点也是和任督二脉一样的都起于会阴。所以冲脉要发育起来,对男人来讲,发育的是睾丸的这个部分。也是主生育的。 

然后女子发育的是那个卵巢的这个部分,男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一个很深刻的不同,就是女子是以收敛为主,她的整个气机是往里收的,所以她的生殖器系统全都长在里边。

而男子呢,是以发散为主,所以他的生殖系统全长在外头。那么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呢,就是女子她的那个发散性出来一些,所以她会去长乳房。男子呢,收敛的气机呢,他也会出来一些,所以他会长喉结,就是男女实际上他的所谓差异性也是跟奇经八脉是有关系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当藏腑出现问题的时候,到了这个层面的时候该怎么去治疗呢?他就说"酒醪之所及也"。在中国古代有几本非常重要的书,就是药方方面的书就很重要了。比如说我先前所讲的那个张仲景所讲的《伤寒论》,还有《金匮》(金匮要略) 

《伤寒论》全名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做著。它的原理是六经辨证。

它是说,我一定要通过辨证准确,然后知道你是哪个经脉上的病,然后我用哪方面的药去治愈你,所以在这个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开方子的问题。 

那么中医里为什么不叫开药,而叫开方子。我们知道我们去看病啊,都会经常看到这种说开个方,大夫您给我开个方子吧,那么什么叫方子?方子在古代,方字是正,就是正的意思。所以开方子是开什么呢,就是开一个正确的方向。 

中药它实际上是非常讲究配伍的。所谓配伍就是非常讲究君臣佐使的匹配,讲究的是他的一个整体的效果。而不是说,你什么病就给你开什么药,你血压高,就给你开那个黄芩,半夏。你咳嗽我就给你开贝母啊什么的。不是针对这个病走的,他一定要针对你身体总体这个证去走。你到底是哪个层面的病,你是太阳膀胱经的病,还是上淤心经的病,心肾的病。

他是要根据你这个,所以你如果开了一大堆药的话,他无非是乱枪打鸟,那无非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的。而这样的话,就是不仅治不好病,而且还耽误病情。 

那么用药的方面,在《伤寒论》里边,一共有 133 方。那它在这个方子里边最首要的一个就叫做桂枝汤。 

这个方子是太有名了,叫做"群方之首"。所有的方子它是第一位的,通过这个药方,我们可以分析出关于中医开方子里边的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桂枝汤,它是里边,是治太阳表证,就是我们刚刚的出现像感冒这种症状的时候,比如刚刚的""受寒邪,所谓太阳就指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起于目内晴明穴,然后上头沿着后背一直到小趾,它是一条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足太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表受寒以后呢,然后出现项背强痛,就是脖子啊,后边不舒服。然后也有点头痛,后背也疼痛。然后还有一些发烧的现象,而这个发烧还出现一点就是身上还微微有汗,还不是完全地憋在里边了。不像是那个麻黄汤证,它就是完全憋在里边了。 

麻黄汤证是指外感风寒之后,虽然发高烧,全身疼痛,但却不发汗,因此要用发汗力强的麻黄汤,发汗解表。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这个桂枝汤证,他身上还是微微有汗。这个方子很简单,基本上是我们的食品类的东西。

像什么呢,第一味药就叫做桂枝。桂枝这个药就是桂树的那个枝的那个梢头,很小的那个嫩枝啊,他在桂枝的旁边加了两个小字,就是说一定要去皮。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桂枝啊,它是梢头的东西。所以桂枝主散,就是说人受了寒邪了,这是表受伤,太阳皮表受伤了,那么首先就要用一个药,把这个寒给散出来。去皮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皮是主包敛的。

我们人体的皮不都把我们的气血全都包在里边了吗?然后我们去皮的话,就是把它的包敛的性质给彻底排除掉,不要再包了,因为我主要在做什么,主要就要让他散,所以我就不用这个皮。 

中药讲君臣佐使,意思就是君药是最关键的一味药,而臣药是辅佐和帮助君药的。在桂枝汤中桂枝为君药,那么它的臣药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辅佐桂枝的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然后第二味药呢,就是白芍,白芍是一个根茎类的药。所以凡是根茎类的药它就是主里的。那么桂枝是梢头,它就主表。 

因为我感冒了,首先第一条,就是受寒邪了。那么从走表的药用桂枝,那么里边也要固摄住,所以我用白芍来固里。第三味药就是生姜,生姜干什么呢?生姜在这是实际上它起的是一个继续帮助桂枝往外散的这么一个作用。生姜是温性的,而且它也是主表,也是主散的。

所以用它来帮助桂枝。这里面都有互相的,就是我们几个人匹配在一起,我们几个人要分别做什么,谁帮谁,这是很清楚的。所以生姜是帮助桂枝。桂枝汤的第四味药是大枣,大枣是主脾胃的。大枣补脾之力最强。所以呢,像我们脾虚的时候,有些情况下就可以多吃枣。但是它有一个作用,就是多吃枣会对牙造成损害。这叫什么。这叫土克水。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行,脾对应的是土,肾对应的是水,土克水,是指脾胃与肾之间相克。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所以呢,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就叫做囫囵吞枣。当然大家不要去吞啊,那样会出一些危险的。就是说的囫囵吞枣实际上他在讲一个医理就是说它对脾有好处,但是它这个枣的这个甜啊,会把像牙这样坚硬的东西给腐蚀掉。 

所以说,经常吃枣的人,牙齿甚至会有一些黄的小坑坑,小点点,这在中医里就叫土克水,是克制它。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是囫囵吞枣。那么这个大枣应该怎么办呢?一定要"" 

就是一定要把这个枣撕开,或者切开。就是说因为枣分三个层面,一个是外边的皮,一个是中间的肉,还有里面的核。 

皮主包敛,因此中医用枣用的是枣的肉,取其中央的濡润之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最后一味药就是甘草。甘草是调和诸药,它有国老之称,同时呢,它也有固摄中焦脾胃的作用。 

所以呢,在这副药里面,这五个药的配比就非常地有意思。就是桂枝主散,然后生姜来助散。同时生姜也有温里的作用,也是散。然后大枣和甘草是固摄中焦脾胃,然后白芍是主里。就是把根护住了,把脾胃固摄住了。然后把外边的寒邪再散掉,这样就把整个的这个问题解决了。 

但是不要因为我讲了这个方子啊,大家有了什么感冒,就去抓这种药。不是这样的。我倒建议你们大家,药是不可以乱吃的。中医中药都是强调药是不可以乱吃的。所以如果你在轻微的感冒刚刚开始的时候,你不妨用他这里边的两个东西,姜、枣、水,就是生姜啊红枣啊,煮成水,然后再加一勺红糖,你就去喝下它以后,然后再用热水泡泡脚。因为人体底部才是根,脚是根,脚底下是涌泉穴。是根的来源的地方。所以呢就是说你用热水去泡泡脚,然后进被窝发汗。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教授: 

中医里边原先有一句话叫做"是药三分毒"。就是说更多地要靠人体的自愈力。如果吃完这个药你没有发汗,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就喝上一碗热粥就可以了。第一,可以帮助你发汗,把邪赶出去。第二呢,它还可以固摄,就是养你的脾胃,因为粥是最养脾胃的。

吃这个药的时候,你不可以吃香的辣的臭的这些味道很浓的东西。一旦吃下,就像现在我们感冒发烧,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原则,一定要吃清淡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吃香的辣的臭的这些东西,它是很调元气的,如果它一进去了,等于把表邪往里赶了。

所以就会从表寒,就是太阳经的这种发热啊,变成肠胃性的这种病。如果发不了汗,这时候你可以用张仲景的方法,喝一碗热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