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地支释义
【原文】
子者,北方至阴,寒水之位,而一阳肇生之始,故阴极则阳生。壬而为胎,子之为子,此十一月之辰也。至丑,阴尚执而纽之。又丑,阴也,助也。谓十二月终始之际,以结纽为名焉。
寅,正月也。阳已在上,阴已在下,人始见之时,故律管飞灰以候之,可以述事之始也。又寅,演也,津也,谓物之津涂。卯,日升之时也。又卯,茂也,言二月阳气盛而孳茂。
辰者,阳已过半,三月之时,物尽震而长。又谓,辰言震也。巳者四月,正阳而无阴也。自子至巳、阳之位,阳于是尽。又巳,起也,物毕尽而起。

午者,阳尚未屈,阴始生而为主。叉云:午长也,大也,物至五月皆丰满长大也。未六月,木已种而成矣。又云:未,味也,物成而有味,与辛同意。
申者,七月之辰,申阳所为而已。阴至于申则上下通,而人始见白露叶落,乃其候也。可以述阴事以成之。又云:申,身也,言物体皆成。酉者,日入之时,乃阳正中,八月也。又云:酉、緧也,万物皆緧蝙收敛。
九月戌。阳未既也。然不能事,潜藏于戌。戌中乃乾位。戌为天门故也。又云,戌,灭也,万物皆衰灭矣。十月亥,纯阴也。又亥,劾也,言阴气劾杀万物,此地之道也,故以此名月焉。
【分享】
这段从子到亥依次解释了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含义。
子即是北方至阴寒的水之位,同时也表示万物滋生于此,是阳气肇生之地,所以说阴极则阳生。壬的意思是胎。子的意思也就是生命的种子,子就是十一月之辰。到丑的时候。阴气依然持续,但万物依然结纽而未伸张。此外,丑又属阴,意思就是助。且对应十二月之辰,在这个月里。仍是阴至极。阳气未至之候,万物依旧蜷屈在地下,不敢冒出头来。所以称之为结组( 丑的意思就是纽)。
寅,对应正月。当时已经是阳气在上.阴气在下,人已经开始看到万物从地下冒出,所以有律管飞灰测量气候的方法,新的一年述事也就此开始了。寅的又一个意思是演,是律,是说寅是物之所以成物的桥梁和途径。卯,乃是日升之时。一天中太阳大概就在卯时升起。卯的又一个意思是“茂”。是说二月阳气盛而万物孳茂,有万物茂盛生长之意。
辰,指的是阳气已经过半的三月之时,这时万物都震而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也可以说辰的意思就是“震"。巳为四月,正当阳气旺盛而阴气全无之时,从子开始到巳为止,都是阳的位置,阳气到巳达到极限。巳的又一个意思是“起”,表示万物毕尽而起。
午表示阳气尚未屈服,而阴气开始孕育,并成为主角的时候。午的又一个意思就是长、就是大。万物到了五月,全都丰满而长大了。未代表六月,当时木已种成而生长到一年的极致。又有一个说法认为未的意思是“味",是说万物已经长成而有滋味,与辛的意思相同。

申为七月之辰,是说明阳气的影响到此为止,阴气至于申则上下相通,天地皆充满阴气。而人也开始见到白露、叶落,这是当时的时令气候特点。这时可以述阴事以成之。申又表示“身",是说万物之身体到此全部长成。酉,指的是日入之时,每天日落于酉时,对应为八月之辰。酉的又一层意思是 “緧”,表示万物皆緧缩收敛。
戌为九月之辰,当时阳气还没有穷尽,然而却不能主事,潜藏于戌,戌中乃是乾位,所以称戌为天门。还有一种说法:戌的意思是“灭",指的是万物至此皆衰落灭亡。十月之辰为亥,表示纯阴;亥另一含义是“劾",即是劾杀万物之意,这就是地之道,所以古人就以亥作为此月的名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