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通会010:一、(10)天人感应,五行各不相离

标签:
八字风水六爻起名易经 |
分类: 易经学院 |
【原文】
按王氏之说,有理而非达观之见,《珞璟子》曰:以为有也,是从无而立有,以为无也,天垂象以示文。夫天垂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之象,观天文会通其主名分野,是亦人为之耳,而义象符合,至灾祥占卜,或属类某事,或指见某方,庄于某年月日,如探左契,虽天道玄远,亦不外人事,与五行阴阳家以十干十二支分为五行,因日与天会而为岁,月与日会而为月,日有三十,时有十二,以人生年月日时所得干支主为四柱,以推一生吉凶,亦理之自然者也。王氏以春属木,而土何在,不知五行相旺死休囚各主。其当时不当时,用事不用事而言,非为春木旺而土则无。十干十二支错综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假安排,即造化之所在也,非为今日属木,明日属火,便非天道之自然。不思人立而天从之,人感而天应之,即天象立名分野之义,天人合一之道也。
【分享】
本段中,作者以天人感应的道理对上面那些学者质疑进行了解释与反驳。
按:浚川王氏之说虽然也有他的道理,但并非达观之见。《珞琭子》说:“以为有,是从无而立有,以为无,天垂象以示文。”那么,上天所垂示的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之象,从《天文会通》中所列的诸星分配情况来看,其命名分野也是由人来安排的,而其中义象符合,占卜者对吉凶灾变征兆的占下,要么指示某事,要么指示某事见于某个方向,应验于某年某月某日,就像去取左契那样轻松。虽说天道玄妙幽远,但也不外乎于人事与五行。
阴阳家把十干和十二支分为五行,并按照日与天会的原理而纪年,月与日会的原理而计月,月有三十日,时有十二辰,然后再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所对应的干支立为四柱,以推算此人一生的吉凶,也是理的自然延伸。王廷相之所以向“春属木,而土何在?”是不知道五行各有自己的旺相死休囚处,五行的旺相死休囚,各自代表其当时与否,用事与否,并不是说春木旺而土就没有了。
十干十二支错综而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假安排,这就是造化之所在,也并不是说个日属木,明日属火,就不是天道之自然。他的这种观点根本没有考虑人立而天从之,人感而天应之,就好像天象立名分野,天人合一的道理一样。
一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