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砖砌的建筑美学-红砖美术馆


标签:
红砖美术馆北京周末游周边游时尚文化 |
分类: 持平之论-好康分享 |
旅行中看过不少风格独特的建筑设计,第一次听说红砖美术馆,是从朋友那得知的,一直想去看看,好朋友00来北京的一个周末,安排带着家人一起去到这个心底珍藏已久的目的地--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修建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由中国建筑师董豫赣设计的北京「红砖现代美术馆」2012年建成,直到去年2014年5月才正式开馆,所以知道到人并不多,从北三环开车过去大概20公里,交通顺畅20多分钟就开到了。

坐下来感受一下这个空旷圆形的舞台,仰望大厅,几个玻璃或是琉璃质地的不规则艺术品悬挂于正中,极具艺术时尚感,与周围红色的砖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筑师刻意将其下沉,落差高低的楼梯平台可提供座位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建筑在竖向的深度,坐在这里真的能感受到希腊剧场的意象

在光影建筑里拍摄人像,也有了更多视角和灵感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爱逛有设计感的建筑和目的地的原因了

红砖美术馆在筹建之初,就以要建设一座「当代性的、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的美术馆,在董豫赣的设计下,红砖形成了今天的面貌:一座怀拥园林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当代美术馆。

美术馆里的咖啡馆,也融为其中,能感受园林美景又可以享受咖啡慢时光,难怪很多艺术家愿意光临此地

咖啡馆采光玻璃墙,设计的也很有生活特色,红墙绿瓶的冲撞色搭配,令人印象深刻

参观那天餐厅还未正式对外营业,但是里面的设计风格已经很吸引人了

复古风风行的角落,恰巧彰显了时尚气质

餐桌上的台灯也是设计作品


董老师的造园的手法也结合了很多风格,咋看恍入江南庭院,但其实中心的那个池塘是一个多维的空间,看似平淡的石板桥,但其实步移景异,每走一处都能体验到空间的丰富变化

快步走在石桥上,想像这春天或者夏天来了,万物复苏的葱郁样子,心情也非常愉悦

北部的中国造景庭园,是美术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让整体建筑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方、圆墙体,山高水低的差异意向,

坐下来的片刻感受初春的阳光,极为惬意

穿行在各个由红砖建造而成的展馆与各种建中之中,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建筑艺术的美,平日中朴实简单的一块块红砖,现在却被艺术家们经过设计、建造等手段形成了姿态各异的优美建筑,没有生命的他们仿佛被人类赋予了新的含义。

建筑是一个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态度及技术息息相关,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不由得敬佩和感叹,能近距离感受这么优秀的当代艺术创作

整个参观下来,还是最喜欢这个角落,这里有光线的丰富性,有植物的装饰性(看过很多夏天拍的被植物覆盖的园林图,非常有诗意),仿佛在慢慢的诉说着属于建筑的故事,每个细节都能看到建筑师的用心良苦!

虽然那天游玩带了小bobi出门,但是参观美术馆不能带宠物,只好把它留守在车里,小家伙一个劲的不高兴


一间小而美的美术馆,在吸引人流量时往往要做多重考虑,没有国家级的展览,没有充足的宣传经费,位置郊区,都是弊端。但是它有一点是大馆没有的,建筑本身的小而美就足够口口相传了,更像个艺术品。

红砖美术馆修建在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占地面积近二万平米,其中包括8000平米的室外园林。由企业家、收藏家闫士杰和曹梅夫妇创办。由中国建筑师董豫赣设计的北京「红砖现代美术馆」2012年建成,直到去年2014年5月才正式开馆,所以知道到人并不多,从北三环开车过去大概20公里,交通顺畅20多分钟就开到了。
一进门就被“红砖”空间的丰富性及采光独到的圆型舞台设计吸引住了


坐下来感受一下这个空旷圆形的舞台,仰望大厅,几个玻璃或是琉璃质地的不规则艺术品悬挂于正中,极具艺术时尚感,与周围红色的砖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筑师刻意将其下沉,落差高低的楼梯平台可提供座位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建筑在竖向的深度,坐在这里真的能感受到希腊剧场的意象

在光影建筑里拍摄人像,也有了更多视角和灵感


红砖美术馆在筹建之初,就以要建设一座「当代性的、以中国文化为支撑」的美术馆,在董豫赣的设计下,红砖形成了今天的面貌:一座怀拥园林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当代美术馆。

美术馆里的咖啡馆,也融为其中,能感受园林美景又可以享受咖啡慢时光,难怪很多艺术家愿意光临此地


咖啡馆采光玻璃墙,设计的也很有生活特色,红墙绿瓶的冲撞色搭配,令人印象深刻

参观那天餐厅还未正式对外营业,但是里面的设计风格已经很吸引人了

复古风风行的角落,恰巧彰显了时尚气质

餐桌上的台灯也是设计作品



董老师的造园的手法也结合了很多风格,咋看恍入江南庭院,但其实中心的那个池塘是一个多维的空间,看似平淡的石板桥,但其实步移景异,每走一处都能体验到空间的丰富变化

快步走在石桥上,想像这春天或者夏天来了,万物复苏的葱郁样子,心情也非常愉悦

北部的中国造景庭园,是美术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让整体建筑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方、圆墙体,山高水低的差异意向,

坐下来的片刻感受初春的阳光,极为惬意

穿行在各个由红砖建造而成的展馆与各种建中之中,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建筑艺术的美,平日中朴实简单的一块块红砖,现在却被艺术家们经过设计、建造等手段形成了姿态各异的优美建筑,没有生命的他们仿佛被人类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组巨大的装置作品颇为震撼,它呈现了一个精心安排的、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两只木制的活动关节巨手,一只悬置在空中,一只散落在地。十五只无头的野兽标本被安置在巨大的竹制笼子或马戏团帐篷的骨架内外。动物颈上的切口用红色织物裹住,仿佛鲜血在涌出的瞬间凝固,动物们处于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
形同折屏的墙体折线,折线两侧分别开出直长的窗,让室内获得良好的自然光。非常喜欢这个设计,走在里面也能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及光线的角度变化,最好找个阳光明媚的时候过来感受,不同时间下的不同的光影变化,这也是拍照人喜欢光线的理由之一

建筑是一个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态度及技术息息相关,复杂而丰富的艺术,不由得敬佩和感叹,能近距离感受这么优秀的当代艺术创作

整个参观下来,还是最喜欢这个角落,这里有光线的丰富性,有植物的装饰性(看过很多夏天拍的被植物覆盖的园林图,非常有诗意),仿佛在慢慢的诉说着属于建筑的故事,每个细节都能看到建筑师的用心良苦!

虽然那天游玩带了小bobi出门,但是参观美术馆不能带宠物,只好把它留守在车里,小家伙一个劲的不高兴

要离开的最后再给红砖美术馆来一张正面照合影
外墙部分,旧厂房的的临街墙面,布有6m高洞口,新的设计未曾改动原有洞口,只是将墙体扩大,圆洞墙面的两侧,建筑的视角总是那么令人着迷,本以为很快会逛完的美术馆,足足逛了3小时,对材质、光线、空间有了全新的认知及体验。夏天在绿意里绽放的美术馆一定更美,这里适合拍照及慢慢欣赏,合适的季节还会再来一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红砖美术馆
【门票】成年人20元/人,学生票10元/人,周4免费
【咨询电话】+ 86 10 84573838
【新浪微博】@红砖美术馆
【微信】搜索公众号:红砖美术馆
馆内可以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
红砖美术馆交通:
自驾车:可驾车至机场高速北皋出口,上京密路(顺义方向),经来广营东路至马泉营西路,北行至顺白路丁字路口左转250米即到;高德导航可顺利到达
乘坐地铁:15号线马泉营站B口出站,向北一个丁字路口后向西行250米;
乘坐公交车:可以换乘944路在何各庄站、换乘988路在香江北路西口站下车

一间小而美的美术馆,在吸引人流量时往往要做多重考虑,没有国家级的展览,没有充足的宣传经费,位置郊区,都是弊端。但是它有一点是大馆没有的,建筑本身的小而美就足够口口相传了,更像个艺术品。
老实说我个人也有私心想要好好保护这里,不让ta成为一个游客聚集地,这里本身也不大,想要充分的体验空间美感,并不适合成为一个著名景点,很担心会像怀柔篱苑图书馆,被超越它容纳数量的游客充满,建筑本身的美感、透过木头进入建筑的自然光线都被吵闹声和脚臭味干扰,失去了最初吸引人们前往的魅力。
所以如果你刚好喜欢这里也认同以上观点,请用心去欣赏她、保护她,给她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所以如果你刚好喜欢这里也认同以上观点,请用心去欣赏她、保护她,给她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最后,我和bobi一起向大家问好啦!感谢阅读
(BTW,罗马湖的夕阳真的很美)

后一篇:属于春天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