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乐享家”网络摄像机 开箱 体验 评测
标签:
联想乐享家开箱评测 |
分类: 摄影摄像 |
在家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视频监控这样一种形式达到家庭安防、照看孩子、关爱老人等目的。联想大概是看中这部分市场,推出了联想“乐享家” 网络摄像机 这样一款产品。
在前不久我就拿到了一台联想“乐享家”网络摄像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现在与大家分享。
首先依然是开箱~~
包装给人的第一感觉不错,整体使用很温馨的图片来体现这个设备能让用户在远方也能体会家的感觉。

参数在包装上一清晰的标出,几个主要参数为:
100万像素CMOS传感器
自带红外灯(彩色/红外自动切换)
码流分辨率640*352
自动云台可实现镜头水平355度垂直120度的遥控调整
功率<6W
H.264的视频编码格式
动态捕捉、云端存储、多终端支持、高安全性、方便安装、带夜视功能
内部包装的设计很紧凑也很安全,大面积的发泡材料分别包裹着主机和配件

整个包装包含:乐享家网络摄像机、wifi天线、网线、电源适配器、及保修卡说明书等各类纸制品

乐享家网络摄像机的外观很小巧可爱,安放在家中不会显得特别突兀。


背部是网线口、wifi天线接口和电源接口
接下来就是上电配置了。联想“乐享家”采用了全在线的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连接到互联网就无法配置也无法使。
之后按照提示页面向导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首次连接必须将摄像机通过网线连接到能够自动分配IP地址的路由器上,才能进行相应的配置。


搜索到摄像机后可以进行摄像机名称和描述的配置,以及配置网络连接方式。如果使用无线网的话,这里就可以配置wifi密码

点击设备默认进入实时视频播放,点击右侧的日历和下方的时间轴可以选择播放对应时间的历史视频。
录像方式完全采用移动侦测方式进行录制,也就是有移动物体出现在画面中时开始录像,一段时间无移动物体则停止录像。
录像没有本地存储,而是完全存储在联想的云存储中,因此系统必须24小时连接互联网才能正常工作,没有局域网或脱机模式,这也是联想“云视频”的意义所在。
摄像机的分辨率不高,码流也不高,因此占用带宽也不大。基本上白天彩色情况下,在50KB/S的上传量,而在夜间红外灰度模式下,也就20多KB/S的上传,总的来说对家里的带宽压力不大。


再来看看移动端的应用。刚好搭配刚刚入手的联想S5000
7寸平板给大家展示。移动端也可以实现浏览实时视频、和调阅历史视频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抓图、云台转动、云台归位等操作。不过无法听到前端的声音,比较遗憾。
总的来说,分辨率还是太低,不够清晰,不过为了节省带宽,这也算是种折中的做法吧。。。

夜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即使在全黑条件下通过机身自带的红外补光,也能获得一个清晰的画面
目前联想“乐享家”我放在丈母娘家,因为孩子是他姥姥带着,我上班的时候也能看看孩子的情况,还是挺方便的。不过从截图可以看出,分辨率真的有点低啊!对看惯了高清的用户来说,这个效果很难接受。
我认为比较奇葩的收费策略。仅实时观看功能,1年就要100元。带移动侦测录像功能,7天循环覆盖,1年就要500元。而要是30天循环覆盖则要1200元一年。

最后说下我对这个产品的看法吧:
优点:
- 产品化程度高,普通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
- 向导式的配置比较方便
- 夜视效果较好
- 自带云台,可随时遥控调整拍摄角度
- 移动端应用体验较好
- 连接建立速度较快,视频比较流畅
缺点:
- 硬件设备分辨率偏低且无法调整码流或分辨率
- WEB界面设计粗糙、比较山寨
- WEB端功能单一,播放没有快进、快退、暂停、截图、本地录像、全屏播放等功能
- 移动端无法打开声音
- 10分钟一段录像,回放时只能从录像开始正常播放,很难快速定位要找的内容
改进建议:
- UI要加强,现在的界面太山寨。
- 录像每段缩短一点,比如3分钟。回放时可以有快进快退及时间轴的点选。时间轴最好可以进行放大,方便选择时间点。
- 前端设备的分辨率、码流、帧率可调,就算为了让用户减少设置。但使用wifi和3G网络访问前端设备,总应该有两种不同码流吧。
- 移动端应用把声音加上,如果再能喊话或对讲就更好了。
- 移动端加入分享功能,如拍照分享到微博、微信。如果能在后台加入视频算法,自动提取视频中精彩瞬间(脸部清晰的),方便用户定位和分享就更好了。
最后我还要说,“乐享家”这种运营模式我觉得十分欠考虑。
首先这个产品本身的价格就偏高,基础版要699,同样的价格在市面上完全能买到分辨率更高的产品。
另外完全采用在线模式运行,只看实时视频,不录像,1年还要100元年费。录像无法录在本地,一定要录在联想的云存储,在现在各家互联网公司争相云盘免费,1T起跳的大背景下,乐享家还要跟用户收费,就太不厚道了吧。按照50KB的上传,就算全天录像,7x24小时最多也就40G,更何况这个产品还是移动侦测录像,实际的占用要少得多。人家1T都免费了,你这40G还要收500元一年,真好意思吗。。。。
要我说,要么采用硬件免费,收取服务费的方式。要么就卖硬件,别收服务费。总之现在的运营模式我认为是拿消费者当傻子了。现在会自己购买安装这类产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网络基础且能进行网上资料比对的青年消费者,如果想用品牌影响力和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推这类电子消费产品,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