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绝不是好家长。但是,硬把孩子管住,管得服服帖帖、乖巧听话、百依百顺的家长,也不能说是好家长。好的家长应当是关注孩子而不是管住孩子。
关注孩子的意思是:既要操心孩子的事情,又不过多地影响孩子的情绪;既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又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既要对孩子适时教导,善意指导,正确引导,适当诱导,又不对孩子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指手划脚,没完没了。就像有句箴言说得那样:孩子希望家长指点,但是不希望指指点点;孩子希望家长来到他的世界,但是不希望家长干扰他的世界。
关注孩子是家长的家庭责任,更是家长的社会责任。孩子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孩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迟早会另立门户,新建家庭。孩子需要在家长的呵护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翅膀硬了,早晚要进入社会,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孩子可以离开家庭,但是离不开这个社会。培养孩子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孩子将来才能在社会生存,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标。
一些家长之所以千方百计想把孩子管住,本意可能是好的,认为家长历经风雨、见多识广,孩子听家长的话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但是,家长也应自知之明,家长有时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也有感情用事的时候,也有教育方法手段简单粗暴的时候,也有水平有限力不从心的时候。再说,孩子在成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阶段,都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家长也许可以管住孩子的身,却不一定管住孩子的心。
一些家长想管住孩子,其实是强势家长想强势培养孩子的心理反应和本能表现。这些家长把孩子作为私有,对孩子寄予厚望,想让孩子出类拔萃,想让孩子功成名就。这些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可谓操心费神,对孩子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对孩子教育关心的细致入微。经常不断地以学习状元、成功人士作为孩子效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想尽一切方法、用尽一切手段去激励孩子、鼓励孩子。家长可能万万想不到,这样过分地激励,会给孩子造成的是过大的精神压力。这样过高地期望,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伤害。这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很多,许多家长也是后悔莫及,悔不该当初对孩子期望过高。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先天的自身条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自然发育成长的过程。这个自然发育成长过程如果受家长影响太多,受外界干涉太大,就会造成孩子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的一些紊乱,重者则出现病态。家长对孩子求成心切犹如拔苗助长,家长对孩子强力矫正犹如削足适履,对孩子都是伤害。孩子在一定的成长阶段,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家长不能强人所难,逼人太甚,哪怕是善意的强免也不好。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要因人而异,因家而异。关注孩子就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式方法。怎样关注孩子?正如开篇所述。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提请家长思考。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出一个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空间,也就是要有一个和谐家庭。这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基础条件。
然后,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方面:
在生活上,要关注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
在思想上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情趣好恶。注重培养孩子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在学习上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和综合学习成绩,注重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会上,要关注孩子的世界观、道德观念、信仰,注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自立能力。
在工作上,要关注孩子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注重培养孩子协调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
在家庭里,要关注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差异,对男孩注重发挥父亲的作用,对女孩注重发挥母亲的作用,注重培养男孩(女孩)特征的性格性情,陶冶情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