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的成长

(2011-09-12 18:49:38)
标签:

成长

青春期

情感

分类: 经历

    今天是中秋节,在驱车送儿子到东钱湖宁外美丽的校园回家后,看到“牵手90后的博客”的一篇博文,题目是“什么是成长?”突然也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非常想写下来——儿子的成长。

    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从15年前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刚出生的满头乌发、滚圆脑袋、皱着眉头、紧握小拳的50厘米的小宝宝,到现在快1米8个子的帅小子,这是15个春夏秋冬的跨越。
    儿子这十五年成长的岁月历历在目。

    海小六年的成长基本上是手牵手的过程。虽然由我读的幼儿园每日一读的故事改为自己读了,但是每日的作业还是要一遍一遍地检查、签字——改正错别字、背诵课文、甚至作文写什么、如何写……还有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成长提高。

    初中三年则是心理生理独立成熟的时间。刚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寄宿在校,我忘不了刚入初一的第一个9月,孩子基本是在嗓音沙哑中度过的。因为舍友同学的晚上闲聊睡不好觉、因为大家相处的摩擦,还几次三番地要求走读。在我拒绝后,三年总算平安度过。

    这三年的几个瞬间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刚入校时周三探视时间,我等在宿舍门口,见远远跑来一个带着阳光般笑容的孩子,定睛一看——原来是宝贝儿子,那笑容真的很感染人——健康、自然、充满阳光;刚入校时的被子、衣物、行李基本是我帮着扛上楼的,而毕业时,儿子自己把蚊帐行李等打包整好,还帮我一道把一大堆物品从寝室搬回,他长大了,这长大当然包含着体力的增长;还有因为同学手机事件被老师误解后,很委屈地打电话给我,这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成长,相信在如何面对危机事件时应该有了经验……

    如今,离开了熟悉的高教园区2000亩绿地旁的宁中,来到了东钱湖畔风景秀丽的宁外,进入中美合作高中课程,这意味着三年后就要远离这片成长的土地,远赴海外了。入校第一周开家长会,令我开心的是在学业目标之外,学校所说的培养孩子同学间的凝聚力、礼仪教育等,这正是平时的中国教育所缺乏的,太好了!

    记得前几天,回到母校看望初中老师的孩子对我说:看到宁中密密麻麻的三排高中教室、每个班密密麻麻的学生,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班级和课程。这让我也觉得我们当初放弃已经录取的美国三所高中,而选择留在中国读高中的决定是对的。

    我知道孩子初中三年学习非常轻松,貌似在不经意间就上了重点分数线,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自己心仪的课程和班级。我也忘不了遇到每一位初中老师,对我说的都是这几句话:你儿子很聪明,但是学得不踏实。因为管理的惯性、因为担心、因为不放心,我还是忍不住时时提醒孩子学习上注意这个那个,生活中小心这个那个,让孩子觉得很烦。

   正处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前所未有地需要独立、需要理解、需要自由、需要家长相信他!所以他老说家长不理解他,对我的提醒也非常不耐烦,让我时感热面孔贴在了冷屁股上。每当此时,我总提醒自己想起黑幼龙的那本《慢养》,是啊!与黑家那位“曾走过叛逆、不听话、行为最恶劣的岁月”,最后依然成才的孩子相比,我的儿子已经足够优秀、懂事、独立和自省,着什么急啊! 

    反省自己,倒是常常把对孩子成才的期盼和担忧流露出来,并把自己的忧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压力已经够大了,怎么还会喜欢不该有的压力呢?是啊,成长的过程不全是一帆风顺,必然有高低坎坷,然而不经历困难,如何获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如何在荆棘遍地的人生中摸爬滚打?这不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吗?

    所以,作为一名15岁高中生的妈妈,告诉自己是该放手的时候了。渐渐地顺应孩子成长的脚步,以关切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他的成长,在他需要时助他一臂之力,为他创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为此,我也努力改变自己对孩子事必躬亲的过分关心,适应吧。

    http://s11/middle/537ad701tacbcaa09c5ba&690

    作为一位母亲,现在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成长就像小鸟一样,羽翼未丰时他依偎着你,因为你是他的依靠;羽翼渐丰时,他开始疏离你,因为他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自己梳理自己的羽毛、自己学习如何喂养自己;羽翼丰满时,他展翅高飞了,因为这正是成长的目的就是如此——在广阔的天地里搏击风浪、自由翱翔,因为那是他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