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2008-09-12 10:42:27)
标签:

情感

分类: 评论

    最近一直在看央视八套的《我们俩的婚姻》,深有感触。剧中有一句话: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可结了婚就是两家人的事了。的确,婚姻中的两个人本来就有个性的冲突,而当这种冲突上升为两家人的冲突时,婚姻就变成一门高深的学问了。期间的委屈、隐忍、爆发、退让等等行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大家共同妥协,否则,婚姻的破裂不可避免。

    这门学问首先在于如何处理夫妻两人的矛盾。因为爱情两人结合,在婚姻之初,这爱使两人完全忽视了个性差别和矛盾,义无反顾地在一起。激情过后,其实结婚之初的两三年则是家庭模式的构建时期。剧中夏小宁与秦岩其实正是中国年轻夫妻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的婚姻中有个第三者,那就是秦岩的母亲,而这种第三者的状况在中国的婚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而他们的婚姻始终建立不起夫妻双方真正相濡以沫的家庭模式,而这正是爱情过后转化为亲情必须的。假如婚姻中始终需要构建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实是很可悲的。

作为夏小宁来说,新婚之夜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婚姻过程。夏小宁是一位思想独立、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如果家庭之中总有人决定你的一切,似乎矛盾就避免不了。而秦岩一味毫无原则地维护母亲,在婚姻之初夏小宁可以忍受,长期以往,夏小宁非崩溃不可。所幸,夏小宁有工作、思想独立、有能力,否则得抑郁症的可能就是她了。

    在这个婚姻中,夏小宁没有错。为了避免冲突,她早出晚归,谁理解她在自己家还提心吊胆过日子的悲哀呢?她找专家为小姑子诊断、拖着病体整宿照顾呕吐住院的婆婆;她爱自己的丈夫,所以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自己的婆婆道歉;当秦岩和她最好的朋友共同背叛她的时候,她依旧坚强地坚持着。同时她还是个女儿,母亲不同意她婚姻时的执着,她为了弟弟的幸福不停地奔波,父亲得了不治之症时的痛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夏小宁其实够隐忍和委曲求全了。

    秦岩也似乎没错,如果有错,按照那句经典的话来说就是“这是天下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对男人来说,亲情的力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母亲独自拉扯大自己和妹妹,在妹妹远嫁法国后,他义无反顾地照顾妈妈,在他看来,和妈妈住在一起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对夏小宁要求“两人搬出去住一小段时间”的要求当然置之不理。而当母亲和妻子有了冲突后,母亲当然是第一位的,维护母亲的尊严,这是所有男人都会去做的。生活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的处理,面对一次次冲突,一方是他爱的老母亲,一方是爱他的女人,他还能怎么样?至于他偶尔的出轨,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有多大的错,这是整个社会对男人的宽容,也是男人理所当然对自己的放纵。所以,只要婚姻中有三者,矛盾就不可避免,最终受伤害的是婚姻本身,是婚姻中那两个因为爱而结合,最终又被爱折磨的两个男女。

    秦岩的母亲其实是很可悲的。她理所当然地介入儿子的婚姻生活中,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儿子媳妇的意志,把媳妇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在看似通情达理的背后,是她的专断、自私和冷漠。她的抑郁症之根源在于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媳妇的一言一行,然后联想翩翩地去解读;在于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儿子媳妇的生活中,而不是自己的生活。她可以走出家门,上上老年大学、锻炼锻炼身体、结交一两个朋友……

    婚姻的学问就在于如何去处理这些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等等,婚姻是需要坚持的。《我们俩的婚姻》最后是以一个新生命的即将诞生来结束这永远也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实孩子是希望,是爱情变为亲情的转折点。矛盾不可避免,但有希望就能看到生活的力量,大家就能放下尊严,放下心中曾经无谓的坚持,而共同坚持把亲情放在第一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