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企业为什么成功,那么我们就要先知道企业为什么会失败?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例数几年前还如日中天的十大互联网企业,比如当当网,易迅网,PPG,凡客,,拉手网,窝窝团,红孩子,一号店等等,曾经的十只独角兽,现在就是一份尸检报告了。这篇文章对他们的失败的分析则是停留在很简单的表面现象上,比如他说当当网是因为CEO李国庆总是要求自己的话语权,结果得罪了投资者。而分析1号店失败的原因却是听从投资者的建议失去了自己。
既然作者只看到了现象看不到本质,那么我就来给出答案。为什么企业会失败?是因为没钱吗?不是,因为以上十家都经历过几次融资,当当网还上市了,不缺钱。因为他们不懂市场,没有竞争力?不是,他们既然是10亿美金估值的独角兽企业,肯定是有用户需求,有自己的市场,甚至是吃独食的企业。他们的企业管理有问题?肯定有一些问题,但不知致命的。那么他们致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他们是竞争中的失败者。换句话说,企业为什么会成功?因为打败了所有的竞争者。
古今中外,从简单的只生产饮料的企业,到高端技术及其复杂的战斗机生产商,企业都是这么回事。不要听管理书籍说靠市场,靠制度,靠战略,靠人才,靠团队和执行力。实战家说靠产品有特点,抓住客户的痛点,抓住客户的眼球。马云说企业家要有梦想,金融家说你要融资,上市。。。一千个人能给出一万个答案。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最核心的秘密,就是你干掉所有的对手,你就成功了!
关注新闻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快播”倒了吧。说实话,快播的视频下载、播放技术是最好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短短时间就占领了这个市场。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被对手利用他的弱点“涉黄”,通过举报,通过中国的法律打败了“快播”!多少快播的粉丝呼吁,最后也抵不过一纸判决。你百口莫辩,失败了。他的产品不好吗,没有客户吗,没有资金吗,不懂市场吗?都不是。因为他有弱点被对手聪明的利用了,仅此而已。
大家有没有从任何一本管理书籍里面看到过这样或者类似的观点呢?恕我孤陋寡闻,我没有看到过。并不是我最聪明,原因是:一,没有实战经验的学者们可能真不知道。第二,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觉得太龌龊不好意思说。
大家听过国美领导人黄光裕怎么说自己成功的故事吗?他说我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句话真是道出了实情。国美确定一个低价策略就开始和所有对手拼杀。直到把所有对手都打死了,他就成功了。相比黄光裕太直了,而马云就聪明多了。他跑到哈佛去讲他的成功理论。他说,我靠的是没有计划,不懂技术,我只有梦想。所以我成功了。颠覆了哈佛管理学的所有成功模式。但其实,马云没有实话实说。他成功是因为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包括把ebye踢出中国。他为什么在社交领域没能成功呢?因为他被腾讯的微信打败了。
只有从博弈的角度才能真实揭示了所有企业成功的奥秘。为什么95%的企业都会死。因为战场上95%的参与者就是会死。活下来的只有少数。为什么成功企业无法复制?因为每一个战斗的胜利都无法复制。战斗的对手,时间,地形,人数,双方的策略等等都是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没有哪两次战斗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成功的企业是赢得了几乎所有的战斗,所以他无法复制。
靠什么打败竞争对手呢?这就是孙子兵法讲的内容了。我不想展开去讲这个问题。这是个很技术的活,幸亏我是个投资者,不是个企业家。总之,你要明白,你有什么新点子,战略规划;或者对手有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利用一切合法合理的手段干掉对手,你才能成功。所以企业要成功,先别着急看管理方面的书,先去看看孙子兵法吧。如果快播的CEO懂这个道理,他估计就不会这么快就失败了。
以上部分,还只是管理学范畴的讨论。下面才是和投资有关的,我最喜欢的部分。即投资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通过博弈观点,我对成功企业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越。我以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只有金融,医药,饮料,烟草等少数几个行业才能产生大牛股。穿越周期,持有几十年都可以?为什么是这些行业,而不是别的行业。如果简单分析,他们这些行业都是老百姓日常必须的,那么汽车,航空,家电,衣服,房地产等等老百姓衣食住行里面,别的行业为什么就不行?最简单的,就拿家电来说,为什么白色家电,空调冰箱等就产生了像格力这样的大牛股,而黑色家电彩电等就出不了大牛股呢?空调不仅中国格力牛,日本的家电业也同样如此,大金空调牛了几十年,而名气更大生产电视的索尼,夏普都要破产了。
管理学有个蓝海红海理论。这个理论说企业最好进入蓝海。因为蓝海门槛高竞争少,容易生存;而在红海中的企业因为竞争激烈容易死掉。听着很有道理吧。但我告诉你这个理论有盲点,他解释不了很多企业竞争中的现象。比如饮料香烟行业是红海吧?竞争这么激烈,反倒有很多大牛股产生。互连网搜索引擎是蓝海吧,很多搜索引擎的公司很快就死掉了,就剩下百度和谷歌。饮料和烟草公司,这些红海里的企业活下来的公司反而更多。
那么博弈角度能给我们什么提示吗?当然能,博弈角度告诉我们,越是容易发生博弈的行业,越是危险行业。危险的行业不会产生相对长时间的和平,所以很难产生大牛股。
什么是容易发生博弈的行业?1)就是那些新技术研发的快,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研发快的行业;2)新商业模式出来的快,或者最简单,经常打价格战的行业。所以不论蓝海红海,只看博弈。
这些博弈激烈的行业,所有企业每天都在无休止的生死博弈中。以前累计的技术,客户,资源,护城河都可能忽然就没了,重新开始博弈。所以他们必须经常大笔资本支出,导致利润很很薄。他们难得有相对长时间的长治久安,财富很难累计,难以产生大牛股。比如汽车行业,所有大车厂必须每年改款,每年都要有新技术。否则对手一出新车型,新技术,消费者全跑了。航空业也是,新的机型也是每年出,还经常打价格战,乘客也很容易就被吸引走了。服装行业,餐饮业最明显。每个季度都要有新款式,新菜肴。否则客户就跑了。游戏行业也是如此,老游戏玩玩就不爱玩了,没有新品别人不来光顾。
反观烟草、饮料行业,几十年的可口可乐,万宝路没什么变化。日子太滋润了。所以产生了大牛股。
那么医药行业呢?医药行业虽然研发了新药也颠覆了行业,但是他们妙就妙在有个专利保护期。20年也好,15年也好。在保护期内,不能被颠覆。所以相对时间较长。金融创新也很难,较少,所以也是博弈较少的地方。
这个理论也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黑色家电很艰难而白色家电活的很好。同样红海理论也回答不了。因为黑白家电都是红海企业,竞争激烈。他们应该没有差别才对。但博弈角度就告诉他们的差别。简单来说因为黑色家电技术经常发生博弈,技术更新更快,所以更危险。冰箱,空调技术多少年更新一代?这听着很沮丧,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越是科技进步快的行业,企业死的越快。索尼、夏普名气比大金响亮不知道多少倍,专利技术不知道利害多少倍。但是他们都死了,无论他们曾经多优秀。所以我不会去买苹果的股票。因为手机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了。这隐隐在说反而是很多蓝海企业死的最快。
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和你的投资策略有关。价投喜欢那些博弈少的地方,长期持股。而风投则喜欢博弈激烈的地方,因为致富快。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关键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方式,你也许就离真理更近。
(我以后的文章都不能评论,删广告太麻烦。如果想和我交流,可以发纸条。谢谢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