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银行股的大爆发,满仓银行的我当然收获颇丰。面对涨幅已经不小的浦发和兴业银行是不是考虑减仓换股,是每个投资者要面对的问题。几年来银行股坐了无数次的过山车,还能坚持持股不动吗?
价值投资者信奉的三个卖股原则,第一,企业经营模式或者行业环境发生变化,前景开始恶化。第二,企业极端高估,第三,有更低估的优秀企业。我两个月前用1.2倍PB的工行和建行换到0.8倍PB的浦发就是基于第三条。但,其实这是个赌博,浦发行恰巧有上海自贸区概念和优先股试点的利好才涨的这么好,并不是企业经营有了多大的改善。这样的赌博还是少赌为好,如果当时换成PB更低的交通银行,涨的并不算好。实际上我有大量换股失败的例子,以为更低估,结果反而发生了亏损。
长期持股的确很难,A股尤其如此。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制度,管理等等很多漏洞,股市经常终点又回到起点。如果在挣钱的时候不卖,很多时候就是一趟趟的过山车,甚至由盈利变为亏损,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价值规律下,价格总会回归价值,如果被股市的波动所左右,你永远等不到回归的那一天。你的眼界会变得越来越窄,养成挣点小钱,就立刻卖出的投机习气。
当然了,客观来说投资没有定式,经常短炒的人也有成功人士,况且这样的短炒也是取价值低估的去换。所以我不去评论别人如何,我只能把握自己。我有以下三个观点和大家交流。
1.市场上优秀的企业并不多,只有那些有着宽泛护城河的优质企业才值得长期持有。一旦持有这样的企业,不要因为高估一点就换成别的并不那么优秀的企业。市场的高估和低估是有一定道理的,优秀企业往往就是经常高估。
2.短炒很难把握。明天股票涨还是跌,人们只有50%的预测准确率。换股涨跌的概率也一样。别听那些大神般的乱吹自己预测有多准,其实也就和扔硬币猜正反面一样,50%。连续预测正确的概率更低,就像一个乘法计算题,连续判断对3天股票涨跌的概率是多少呢?只有八分之一,连续判断对6天涨跌的正确率只有0.78%,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既然如此,你干嘛不持股不动,那起码还有50%的准确率呢?每天坚持追涨杀跌的人经常挨耳光是必然发生的事,何况高昂的手续费每次都消耗你交易额的1%。
3.经常换股炒作的人,其实已经变成了交易者,而不是投资者了。他们看中的短期价值回归,他们研究的兴趣都在很表面的股票估值,而不可能去深入研究一个企业了,更不可能有耐心和企业一起成长了。这才是这么投资的人最大的损失。不研究企业,仅仅用财务数据判断企业的高估低估是价值投资者的几大误区之一。所以这么做法的人我个人认为有点像古人说的买椟还珠,留下来表面漂亮的盒子,而失去了里面存放的珍宝。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坐上优秀企业的快车,就一直坐下去。不要中途看见美丽的风景就改变了自己。用合适的价格买一个优秀企业,远好于用好的价格买一个平庸的企业。你需要磨练的是识别优秀企业,而不是用计算器算谁更低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