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篇小帖子就说道阿里金融只要一天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在银行面前就是个矮子。根据最近网上的报导。。。。阿里在做债务抵押债券(CDO),把50亿元小贷拆成10亿的次级债和40亿高级债,然后把高级债证劵化(预期收益率6%)卖出。这相当于(1)80%杠杆;(2)提供债务担保到10亿金额;(3)用6%利息揽存,20%利息贷款;这是第一个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案例。有了资本市场,阿里还需要银行牌照吗?
不用怀疑,这就是引起美国金融危机的次级债。只不过现在规模还小,杠杆率还低。同时现在的电商们,包括苏宁、国美、京东、腾讯都开始进军小额贷款,他们同样也是没有银行牌照,也必然会走向这条道。那么结果必然是把这个金融泡沫吹的更大。由于他们至少是6%的资金成本,远远高于银行的资金成本,所以银行反而具有了不可打破的护城河。但是银行的危险却被放大了。因为这些次级债最大的买家一定是银行。
让我们来重新审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过程。开始时两房把房屋贷款打包卖给投资者,收回投资后继续放贷,所以两房的业绩一直稳步提高。随后投资银行看到有利可图,且没有还贷风险。一些激进的银行比如雷曼兄弟银行开始跟进,股市上也是这些企业股价猛涨,而不做次级债的银行业绩增长慢,股价也涨的慢。直到有一天,美国人还不起房贷。泡沫破灭,那些激进的银行,包括两房最后都破产了。
现在预见阿里破产还为时过早,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毋庸置疑,这肯定是一条不归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