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思《咏史(其二)》赏读

(2022-05-03 05:46:31)
分类: 诗词解读

咏史(其二)

左 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250-305),字太冲,临淄(今属山东)人。出身寒族,后因其妹左芬选妃进宫而移居京城,但因其出身而备受压抑,最终未能施展其抱负。其诗感情激烈,风格刚健,被评为“左思风力”,他曾以十年时间创作《三都赋》,影响很大,有“洛阳纸贵”之誉。

        这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突出的诗歌,尤其是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其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这首诗中的名句“世胄”以下两句有跨越时空的影响。

        在那门阀制度盛行时代。出身名门的子弟可以世代为官,享受很多特权,而出身贫寒的人却在政治上受压,即使才能出众、品行优秀,也很难有出头之日。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些内容的代表作。它抒发了作者怀才受压的愤慨,抨击了门阀制度带来的社会不公,批判了当时的现实,主题思想极为鲜明。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首诗也相当突出。首先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既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传统,同时又是典型的起兴和比喻象征兼用的作品。“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反差对比,清楚地暗示了人间社会也如此,这是多么的不公。其次,这首诗的对比鲜明也是一大特色,它涉及了大与小,高与低,物与人,古与今等多方面的对比,为强化其主题思想起到了很恰当的烘托作用。第三,这首诗抒情强烈,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效应。第四,这首诗的韵律十分优美,它一韵到底,而且押“宵”韵很响亮,收到了掷地有声的音韵效果,既配合了主题,又成为便于记诵的篇章。最后,这首诗的写法也很别致,名曰“咏史”,其实是言志抒怀,是借古讽今,与标准的咏史诗的写法,即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评说不同。这在咏史怀古类诗歌中是一种开风气的现象,后来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就多有主题重心偏移而写的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