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女诗人
(2022-03-18 20:21:16)分类: 诗词解读 |
唐朝四大女诗人
邱俊霖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唐朝女诗人薛涛的这首《送友人》引用了《诗经》里《秦风·蒹葭》中的意境,将送别之情娓妮道来,表达了与好友的离别之情,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一说起唐诗,人们的脑海中一定都会浮现出许多的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然而,在“星光璀璨”的唐代诗坛,同样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女诗人,比如薛涛、鱼玄机、李冶以及刘采春,她们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女诗人,后人将她们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是唐朝诗歌产量最多、朋友圈最广的女诗人。薛涛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因为家道中落,她在16岁时便入了乐籍,成为一名官营歌伎。但薛涛才思敏捷,十分善于作诗,而且产量很大,仅现存的薛涛诗歌便有93首,是著名诗人贺知章存诗量的3倍还要多。
此外,薛涛还是一位“交际花”,元稹、刘禹锡、白居易等诗坛大咖都是她的好朋友,连宰相武元衡和段文昌也与薛涛有过往来。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甚至向唐德宗打报告,让朝廷给薛涛颁一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荣誉官衔。虽然未能如愿,但人们却还是习惯了叫薛涛为“女校书”。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唐·鱼玄机《赋得江边柳》)鱼玄机写杨柳,全诗没有一个“柳”字,但却句句都在写柳。江边的垂杨柳,总是给人一种忧愁之感。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的父亲是个落魄书生。鱼幼薇自幼聪慧,又得父亲悉心栽培,十一二岁时已闻名长安,后来温庭筠将她收为弟子。在温庭筠的撮合下,鱼幼薇与状元李亿走在了一起,可不久后便被抛弃,后来更被骗人咸宜观当了女道士,于是便有了“玄机”这个道号。传说因为情感纠葛杀死了自己的婢女,鱼玄机在27岁时被处死。
同样是女诗人,李冶则不受世俗的约束。她的生活潇洒而随意,她的作品更是打破了女诗人一贯矜持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她的诗歌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比如《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诗中“至”字反复出现八次,说的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当时的诗人刘长卿十分欣赏李冶,将她称为“女中诗豪”。
中唐诗人刘采春则是一位“流行女歌手”。她擅长参军戏,这是当时的一种调笑性质的喜剧。传统的参军戏通常用诙谐的言语相戏来达到喜剧效果,但刘采春不走寻常路,她将歌唱的表演形式加入到了自己的戏中。
据说,刘采春的嗓音婉转动人,余音绕梁。她最擅长唱的是《望夫歌》,也被称作《啰唝曲》。这是一个词牌,调名源自陈后主所建的啰唝楼。据说刘采春创作的《啰唝曲》有120首之多,现在《全唐诗》中存录了六首。
有学者统计过,在唐朝290年的历史当中,可考的女诗人竟多达207位。如果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像这样具有才华的女诗人就难以尽数了。虽然身处封建时代的她们无法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甚至也难以在史籍中留下太多痕迹,但她们的作品却跨越了时光,至今仍然在闪烁着耀眼光芒。
转抄自2022年3月12日《团结报》第7版《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