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咏史》诗赏读
(2021-06-20 11:13:03)分类: 诗词解读 |
咏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赏读】
此诗作于道光五年(1825),当时作者34岁。其时龚自珍因丧母已在家乡杭州守制两年多,服满又客游江苏昆山,所居均是金粉繁华之乡,交往的多是东南一时名流,有感于触目所接官场和士林的形形色色,故有《咏史》之作。此诗内涵深广,带有浓重的政治批判色彩,实为一幅封建社会衰世的画图。龚自珍以他那“一双瞳神射秋水”的慧眼,洞察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首联捕捉住了典型的时代特征——外荣内枯。江南六朝金粉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正是令人纸醉金迷之所在。然而,十里软红尘,尽是名利客。达官显贵、时彦名流,风云际会,纵横捭阖,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结下数不清的恩恩怨怨,原来也不过是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物。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颔联直抉官场黑暗内幕:官商垄断居奇;贵族子弟盘踞要津。清代盐、漕素为利薮,像曾燠两淮盐政那样的官,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正是吮吸民脂民膏的肥缺,而播弄其间的则是一班幕僚、帮闲。这一种人,趋炎附势,狐假虎威,营私舞弊,擅作威福,竟可翻云覆雨,操纵全局。作者用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颈联剖示知识分子空虚麻木的灵魂。他们有的自私怯懦,如惊弓之鸟,躲入故纸堆中,心存余悸,噤若寒蝉;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尾联扣“咏史”之题,借古喻今,抨击时弊。田横五百士的壮烈故事,一向用来代指可杀而不可辱的士节。作者抚膺悲叹:有节操之士如今那里去了,难道都俯首帖耳以取高位,成为热衷于向上爬的禄蠹了吗?在龚自珍的心目中,那正是一个士节扫地以尽的沉沦时代。
这是一幅封建衰世的掠影。龚自珍以他深邃锐利的目光,直面“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龚自珍《咏史》二首其一)的可悲现实,出色地完成了诗歌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