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诗》赏读

分类: 诗词解读 |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来,摇摇欲坠的孤星!
【赏读】
品味美学家宗白华(1897年——1986年12月20日)这首以《诗》为题目的四行小诗,我们不但可以得到一种纯净和极有韵味的美的享受,而且能对于“什么是诗”的问题悟出几分道理。
哪儿有诗?诗从何处寻?诗人写道:那细雨下,点碎落花的声音就是;那微风中,隐约飘来的流水声就是;那幽蓝的夜空之隅,摇摇欲坠的孤星就是诗。如上句子中所描写的,都是一些自然存在物的形态,它们生动、清新、有声、有色,而当我们去直观它们,去感受、欣赏它们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体验, 却并不仅仅是这些自然物象本身,而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情感,一种得到净化的情思意绪,它令人神往、令人沉解、令人不由自主地忘怀现实的一切存在而欲投入它的奇妙境界之中。它们既是自然物象,又是诗人的意象与读者的心象——因为它们经过诗人的熔炼与组合,已经成了人的思想情感的存在方式,成了诗人主观心境的展示与象征。这首《诗》作,以其婉转流动的旋律、清新别致的意象启示我们,诗是具体生动的物象与我们人类情感心灵的契合,是诗主体的情思意绪,在客体物象中的实现与象征。
这首小诗的作者宗白华先生是诗人兼美学家,他既以其代表作《流云小诗》而著名,又以其理论造诣极高的《美学散步》而蜚声。他的诗,短小、凝练而富有情致和韵味,也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他的美学思想。具体说来,《诗》即为典型的一例,它蕴含着很丰富、很深刻的内涵,然而,全诗却没有一点论证、说理的痕迹,的确达到了古人所称道的“羚半挂角,无迹可求”的美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