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德记日(四)满足的早餐

(2011-11-09 02:44:20)
标签:

旅游

四、满足的早餐

虽然时差6个小时,与我在国内晚上不睡,早上无事不起的生物钟差距不大。但依然尝到了时差的滋味——起得早。

德国当地时间早上7时多,也就是北京时间13时左右。窗外是清晨的那种有些清冷的蓝,天有些冷,好象北京秋天的早晨,露台外面,大大的哥特式建筑,尖尖房顶的十字架,提醒我,这里是欧洲。

酒店是个家族经营的酒店,房间不多,早餐却很丰盛。懵懂着双眼走进一层的餐厅,立刻被精致的餐台和丰富的食品所吸引。切片面包和德国传统的花卷面包,各种香肠、奶酪、果酱,麦片,果汁、牛奶……看得我这叫一个开心。

我在酒店吃早餐的宗旨是,在保证面包、鸡蛋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把所有的早餐品种都吃上一遍,尤其是各种甜水饮料,一来是满足我的饮食爱好,二来是可以填饱肚子,省一顿中午饭。

环视餐厅,除了德国服务员外,还有一个东方面孔的男人,我猜不出来他是哪国人。“Coffee or Tea?”,美丽的德国姑娘对我说,“谢天谢地!这个我能听懂!”“Coffee 儿”,带着儿话音的英语托口而出。我其实很为我一口纯正的北京话骄傲,虽然媳妇总说我瞎加儿话音。

咖啡,我只喝黑的,刚上班那会儿,还矫情地自诩喝黑咖啡是为了享受那纯粹的味道,现在就直接得多,黑咖啡,够苦,提神。

德国姑娘问完了我,转身走向东方面孔的另一位客人,我则走向他们附近的餐台,准备拿面包。

Coffee or Tea?”相同的问题,在耳边响起,我却没听到回答,本没在意,但当我转身时,我却有些惊讶。东方面孔的男子,望着德国姑娘,弯下身子,用手指在桌面上比画着,边写边说“我住23号房间……”

我顿时惊讶了,不仅仅是因为碰到了同胞,而是不明白为什么Coffee or Tea?”的问题得到了这样一个回答,瞬间恍然,原来还有比我英语还“POOR”的人,他以为她问他哪个房间。

我拍拍那位兄弟,对他说,“她是问你要咖啡还是茶。”“哦,咖啡,咖啡。”那位主动告诉人家房间号的大哥恍然大悟,忙不迭地回答,德国姑娘点头微笑,“Thank you!”,大哥这句说得还挺溜。

“天哪!就哥们这水平的英语,居然在出国旅行的第一天,帮到了同胞!看来咱哥们还行呀!”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决定多吃两片面包。

当我把各种香肠都夹了一片,然后,面包,香肠,奶酪,香肠,奶酪,香肠,青菜,奶酪……面包,依次落好,张嘴准备开咬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一个声音,是那个大哥,东北口音,“真羡慕你们这些会语言的人,谢谢啊!”顿时,我差点摇到自己的舌头,心说,大哥,我就会这一句,再多一句就不会了。目睹经过的媳妇看着我直乐。

那个大哥是东北人,说是到欧洲来考察葡萄酒庄,先去的法国,然后来的德国,准备在东北那旮也弄个葡萄酒庄。“有钱的中国人民。”

当肚子里填满了各种的面包,香肠,奶酪,甜水之后,我拍拍肚子,和老婆出门转悠。我们在法兰克福还有半天的时间,下午就会出发去海德堡。

酒店外是一个高档社区,黄色的树叶洒落满地,踩上去沙沙地响,几乎看不到人扫落叶,落叶不扫,也不显得脏乱,反而好象是在地上铺上了金色的地毯,更添了几分景致。路边,有个德国人,用吹风机,吹着门前的落叶,好开辟出一条行走的道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一辆警车停在路边,没有闪警笛,两个警察各拿一杯咖啡,悠闲地闲聊着。

虽然马路不宽,但路的两旁停满了车,“路侧停车,曾经被北京有关部门认为是交通拥堵的祸首之一”,但在德国,路侧停车,并没有影响路中行驶的车辆。

信步走来,很自然地我就走在了马路上,而不是便道上,左顾右盼地望着两边的风景,感叹着现代建筑和古老建筑融合地艺术,“在北京只有到了景山那边,才能看到北京的特色,而这个德国的金融中心,却到处都是欧洲的影子。”“—*%……—”一个德国大姐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还大声呼喊着什么,我是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这大姐估计说得德语,媳妇也不甚了了,但媳妇比我精明,她猜到了大姐的意思,把我拉上了便道,大姐的表情好象缓和了一些,“有规矩的德国人,人有人道,车有车道!”

德国的人行横道很简单,不是斑马线,只有两条平行线。红灯停,绿灯行。红灯亮了,不管有没有车,没有一个人过马路,更没有人不走人行横道。

一队小学生从身边走过,他们不戴小黄帽,但却整齐地穿着一种衣服,有反光条,醒目的荧光绿的小马甲,就好象是交通警察穿的那种,想想看,这种小马甲要比小黄帽醒目得多,穿在身上,过马路,也安全的多。

都说德国人严谨,工作认真,法兰克福又是金融中心,人们应该很忙碌。但我几乎看不到忙碌的人,反而他们很悠闲。有咖啡馆的地方,就一定有露天咖啡座,有露天咖啡座的地方,只要不下雨,一定都有人。悠闲的交谈着,好象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这种轻松和闲适,在CBD、在中关村、在金融街,简直就是奢望。

转过街角,一个不大的广场上,歌德的塑像高高站立在那里,望着远方,似乎依然在思索,塑像不远,就是歌德的故居,五层高的房子,都是他的。喜欢他的书房,从天花板一直到地面,都是书,整整两面墙,都是那种大部头的英文书。“我也想要这样的书房,就用最简单的木头书架,在四面墙上都摆上,坐在书的中央,心思沉静,思索着自己的事情,多么美好。”我喃喃自语。

歌德故居里的工作人员,许是见多了中国人,他甚至会用中文说“欢迎!”,工作人员大多是中年人,浅色的衣裤,轻声轻语,好象怕打扰了这里的主人。一层博物馆的商店里,有鹅毛笔,火漆,很想买一套,但20多欧的价格,又让我放弃了想法。

歌德的名字还被命名了一条街,但文豪之街上,如今已成了奢侈品的聚集地,大牌云集。奢华与清高,品味与优雅,优雅之人穿什么都是优雅,媚俗之人如何打扮也同样都是媚俗。

 

http://s9/middle/537a62cftb13d7d17c6c8&690
法兰克福的早晨
http://s7/middle/537a62cftb13d8215bcd6&690
歌德的书房
 http://s11/middle/537a62cftb13d8523c6ca&690

早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