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未及两年,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昨天第二次为逝去的普通公民而降。
清晨4时40分,天空,低垂阴霭,雨滴悄然飘落,数千群众向天安门广场国旗杆下聚集,“为悼念青海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在升旗仪式后,将举行降半旗仪式。”广场上的广播反复三次,提醒着人们今日的不同。
远远地,国旗护卫队高擎国旗,踢着正步向广场走来,守望的人群迅速安静下来。
5时29分,雄壮的国歌响起第一个音符,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500多名凌晨就从廊坊赶来的少先队员高高地举起右手,国旗护卫队员整齐执起钢枪,向国旗行礼。周围的群众脱帽行礼,宁夏的七旬老人胡大爷颤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起,向国旗致敬。
2分零7秒,五星红旗升至顶端。战士们的“执枪礼”并没有如往日一样结束,胡大爷也坚持着没有坐下。
短暂停顿了一两秒后,国旗缓缓下降,在距国旗杆顶三分之一的位置,国旗停住,10米左右的距离,五星红旗走了近40秒钟。在顶端还猎猎飘扬的国旗,此时也哀伤地收拢起来,为7天前遇难的两千多名儿女呜咽。
“玉树就在地图的下面”,廊坊第12小学三年级的小刘说,“看到那么多小朋友没有地方上课,我心里很难过”。旁边的小张使劲地点点头,她说:“看着国旗慢慢地下降,我在心里为玉树的同胞祈祷。”
“这几天,我每天上课都和孩子们讲玉树灾情和全国各地人们支援灾区的故事。”廊坊12小的张老师说。他们是特意赶来看降旗的,“去不了灾区,只能到这来寄托哀思和牵挂,孩子们也能体会到责任和爱心。”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北京,看升旗。”胡老汉说,家住银川的他这些天一直牵挂着距家不远的玉树,“看升旗了却了我的心愿,能在国旗下为玉树地震遇难的人们致哀,更是却了我这些天的心愿。”
今年已经74岁的傅大爷,昨天也特意从黑龙江赶来,降旗仪式结束后,他还迟迟不愿离开,他面向国旗,双手合什,“玉树地震的同胞,你们安息吧,我为你们祈福。”
升旗手高红甫,这已是他第二次执行降半旗的任务,2008年5月的全国哀悼日,也是他降下国旗,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致哀。
“升旗是按电钮,下半旗就完全是靠手摇。”高红甫说,为了能找到手感,让国旗庄严稳重地降下,高红甫还连夜练习多次。“这几天看灾情,心情也很沉重。虽然去不了灾区,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守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就是对玉树灾区最大的支持”,高红甫提高声调,一字一顿地说:“玉树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