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孤水
独孤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84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奥运(七)每个人都是冠军

(2008-08-06 00:34:48)
标签:

教育

 

我的奥运(七)每个人都是冠军

似乎是7月以来,第一次走进北大,校园中的奥运比赛场馆让北大清净了很多。在校门外接受完证件检查,得以进入校园,去参加一个活动,据说是自2000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官方活动之一,“奥运·冠军论坛”(WHAT  MAKE A CHAMPION)。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悉尼大学才智中心的教授艾伦·斯奈德发起这个论坛,据说空前成功,于是国际奥委会决定将这个论坛作为历届奥运会的常设项目。但第二届就在雅典“卡壳”了,不知道创办是奥运故乡看不上论坛,还是找不出个著名高校予以承办。

北京奥运会,北京大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博取名望的机会,于是第二届论坛如期开幕,高朋满座,不仅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的官员来了,连萨马兰奇、基辛格、托尼·布莱尔这样的大人物也来了,自然也少不了成龙这样的社会名流以及中国若干个奥运冠军。

北大的论坛从2008年新年就开始操办,邀请无数的名人进行讲座,论坛的规格不低,就好象他们所做的北京论坛,银子估计也是没少花。不过北大有的是国家拨款,做“大而无当”的规模,讲一些“虚无缥缈”的议论,这也是中国高校流行的做法。

不过,学生还是受益的,虽然大都是奥运志愿者,连日的疲劳让他们很多人打起了瞌睡,但偶尔神智清醒的时候,听听大人物的演讲,看看他们的做派,也是个不错的收获。毕竟这个论坛的宗旨是通过揭示成功的秘诀,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塑造与成长。

 

其实,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是无法移植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起点,不同的人生经历注定不同的生命体验,要是成功人士的经验都可用,那大家不全都是成功人士了?成功人士的机遇和挑战,可能我们无法遇见,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乐趣和点滴感悟,也是成功人士所无法得到的。

大人物们豪不吝惜对北京的夸奖,虽然北京大多数的人的正常生活秩序正在被奥运打乱。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北京将绽放光芒,让我和你们一起共享你们的骄傲和成功。”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这位英国绅士的话使他得到了长时间的掌声。

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凯文·高斯帕“谢谢北京所做的良好准备,我祝福北京奥运会好运。”其实我觉得,他应该感谢北京市民、全中国的人民,他们为奥运付出的太多太多。

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斯没有印象中美国人的咄咄逼人,显得很温情,他曾经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的主席,苏联对那届奥运会的抵制曾让他焦头烂额,中国最终决定参加,让他放下心来。他说,在当时的时局下,中国的选择称得上是“冠军”的表现。那是中国送给1984年奥运会的礼物。对抵制有着深刻印象的他也期望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铭记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所作的贡献。  

尤伯罗斯看到了普通中国民众为奥运所做的牺牲,他说,北京街头那些美丽的鲜花,呵护她们的园丁是冠军;为奥运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也同样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冠军”。

一直为把奥运会带到中国而努力的萨马兰奇,应该是在中国得到掌声最多的西班牙老人。他说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成功,在他看来,中国的成功也是他自己的成功。

 

一些年青的大学生得到了向大人物发问的机会,虽然他们大多的问题并非是即兴发问,或者无非就是一些,如何成功,如何面对逆境之类的问题。其实每个人所面对的环境不同,机遇不同,挑战不同,同样的机会,每个人的选择也不会相同,生命的不可预知和丰富多彩,才是生命的魅力。

布莱尔说得很实在,奋斗、创造力、永远的探究、自律、承受失败的能力、勇气以及超越自己的动力,这是冠军应具备的7种素质,他还说,冠军并非只是获胜者,每个心怀成功,富有激情,有责任感,乐于帮助别人的人,都将成为各自领域的冠军。

 

没错,冠军到终点才会产生,生命终结的时候,也许我们才会知道,这段旅程,我们做的怎样?不后悔,不遗憾的人,那就是生命的冠军。

 冠军要靠每一步奔跑,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搏杀,积累之后才是成功,过好我们自己的每一天,快乐,幸福;帮我们的亲人、朋友过好每一天,快乐,幸福;无私地为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帮助,帮他们过好每一天,快乐,幸福;我想,那时,你的快乐幸福,国家的快乐幸福都自然产生……

那时的你,就是冠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