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的〈青年周末〉,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从那里从完成了实习记者到正式从业人员的成长。等我大学毕业再去实习的时候,青年周末停了,今年的某个时候,他以“小型报纸”的面目付出了,看过几期,已大不如前,今天,我从网上看到他登载的一篇东西(http://msn.ynet.com/view.jsp?oid=17247180&pageno=1),无奈的叹气,小报就是小报,他已经失去了一个起码的道德观和导向,其实年青一代的记者很厌烦“导向”这个词,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同样很讨厌,但当你握着一支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写字的笔的时候,落笔前,最好能想想你身上的责任和媒体的责任。
这是一篇说一个白领抨击北京老太倚老卖老的报道,青年周末可以说我是公正,中立的诉说一个事实,正反两方面的内容都有涉及。但凡写字的人都会明白,经过思考,或者是文章都有中心思想,这个立意就是作者的倾向,在这篇报道中,可以说80%都是在诉说着赞同这个狗屁白领狗屁逻辑的语言,而反方的意见只是寥寥提到,不知道这公正和中立从何而谈,尊老爱幼,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会知道,这是传统美德,即便是动物,也知道尊老爱幼,而就这么个20几岁的小丫头一番因为让座而引发的牢骚,就让一个媒体趋之若骛,而且表现出很可怕的倾向,这让我觉得气愤,让我觉得无耻!
是老年人倚老卖老,还是年青人实在找抽?
这个白领,坐公共汽车上班,遇到去香山晨练的老太,据这个白领形容,“老太很壮,60上下,站在她的座位前,车平稳的过度,一个那么壮的老太太,毫无预兆地居然倒在了我身上。”售票员就请旁边哪个人让个座,“肯定说的是我啦,”起来把座让给了老太太,“我就感觉她坐下去的身手特别敏捷,把我迅速地挤了出来。”这件事情让这个白领,向“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于是在上班迟到了的前提下,利用上班时间写下了《致北京市老头老太太们的一封信》,还给老年人提了23个建议。
我不知道这个白领,何许人也,是北京人,还是漂在北京的人,至少在写字楼里上班,该是有个体面的工作,会摆弄博客,该也是个拥有网络知识的人,那为什么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尊重老人的道理,她都不懂呢,一个那么壮的老太,再壮也是个比你父母大10多所的老人,再壮,她的身体能和你一个20多岁的小丫头比吗,你被挤几下会腰酸背疼腿抽筋吗?你少坐一会又能怎样呢?怕挤,你别做公共汽车呀,你是白领,你买车呀。这件事让你觉得倚老卖老,人家老太太没让你让座吧,你要是觉得她倚老卖老,她扑你身上,你再推开她呀,为什么你让了呢,还是你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吧。
这个白领有个外国名字,我就不明白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总给自己起外国名字呢,就算你们是外企,记者在文章中也不用老拿外文名指代自己的同胞吧,还是记者和这个白领,谁不把谁当同胞呀,就这么一件事,你委屈也好,你怎样也罢,让你就“象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想过没有,如果这个老太换作你的妈妈,这个“象吃了苍蝇一样恶心”的人换作旁人,你会什么心情呢?当40多年以后,你老了,看到一个20多岁的小丫头也这样对待你,你是否又会想起今天呢?再说了,上班迟到,不是因为人家老太太坐了你的座位,是你非要坐公共汽车,等车车不来,你是白领,你有钱,你打车去呀,没人和你争座位,你还不会迟到,你早起会,你就碰不上这老太太,你也不会迟到,所以迟到还是你自己的原因,埋怨不了别人。
迟到了,还不赶紧工作,还在那里写博客,公司的资源是让你干私事的吗?你敢把你用上班时间上网瞎逛的事告诉你老板吗?估计你不敢,你顶多说一句,同事都这样,是呀,这就是你们年青人的逻辑,都这样,也就正常了,那你也再过60年,你也没什么大长进了,到你退休,你也就只是个挤公共汽车的小白领了。白领的确很无聊,我油箱里所有各种各样的所谓“好玩”邮件,都是我那些被称作白领的朋友发的,起初我还看看,后来统统向垃圾邮件一样删除,我就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这么清闲还能拿高薪,别看他们会几句洋文,有个大学文凭,给自己起个外国名,他们知道的,可能还没有这个壮老太多呢,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外企的老板们,你们都养了一些什么?不过人家也不操心你到底懂多少,你不过是我们外国人的一条狗,你听主人的命令就成了,我才不管你抬腿往什么地方撒尿呢。
老头、老太太,你这个白领好没教养,不仅给你的父母摸黑,也给你的母校摸黑,更给你的公司摸黑,同样,你更给你们这些出生在1980年之后的人们摸黑。当你听到什么时候有人当着你的面,叫你的父母老头,老太太的时候,当你听到别人称呼你为老头,老太太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你对他们的称呼是不是恰当了,将心比心,这道理你应该明白。
自私还是自私,这是他们这代年青人的专利。想到这里,她的狗屁逻辑也就解释的通了,媒体觉得这有抄作的价值,可以提高报纸的发行,阅读率,于是他们也就发了,自私还是自私,这是这个中国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