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好象已经是国内高校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主要资助方式之一,去年北京交通大学就曾经大幅度提升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数量,提高学生的劳动报酬。今年清华的劳动报酬为每个学生平均每小时最高可获得8元劳动报酬,学校还将每小时给予6元补贴,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每年能获得3000元以上的报酬。
岗位都是些什么呢,楼长,校园治安,校园卫生保洁员,图书馆管理员等等,虽然每小时8元的薪酬已经高于目前我国政府要求的小时工最低工资,甚至高于麦当劳和肯德基员工每小时6元的工资,但这些岗位对于正在读书的大学生,他们除了付出体力劳动还能获得什么呢?扫楼道,扫厕所,校园巡逻,宿舍看门,这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劳动岗位,让学生去做,的确帮助他们学习,但也为学校省去好大一部分因为雇佣必须上三险的员工而应运而生的开支?
助学奖金,既然设立,您就别有那么多的限制,调查清楚的确贫困的学生,您就大大方方地给他钱,向香港高校似的,大大方方排出应该的50万港币奖学金,每月大学生还能有点节余,而我们的助学金呢,学生基本看不到钱,抵了学费,住宿费,就没有其他的钱了,让学生给你出卖劳动力,你给他报酬,看似很合理,看似可以让大学生学会自立,可不离开校园,做那些不与其他人交往的扫地巡逻的活,你让大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上学的主要任务是学好你自己的知识,大学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那么你应该如何支配呢,至少我觉得,去扫地还不如你在宿舍打一回CS呢,后者还锻炼反应,前者对你今后的成长没什么用处,唯一的收获就是你有了每小时8元的报酬。
贫困生有值得尊敬的,象我上学时宿舍的老大,象我一个也在报纸工作的哥们,象我的主任,上大学的时候就没用过家里一分钱,完全是靠自己挣的,我的老大买过托福题,买过考研资料,做点小生意,至少你也锻炼你看待市场,了解成本与利润的关系,而扫地,你能获得什么呢,你无非就是个廉价劳动力。
大学生应该勤工俭学,但勤工不是这样的岗位。大学生也同样应该俭学,但你知道吗,很多贫困生受到资助后,或者有大学生申请特困的之后,给他们的助学金,他们可能用来给自己添置更时尚的物件,他们生活的一点也不比自己可以负担学费的学生困难。我上大学时,同班的一个女生,申请特困之后,居然就去烫了一个300多元的头,要知道,我那时剪一个头只需要3元,这够我剪四年的头了,我不需要学校资助,而我每月的生活费也不过500元,300多元烫个头,你说他贫困吗?
大学生需要资助,但他们同样需要社会来给他们自信,贫困没什么自卑的,贫困应该让你扬起高昂的头,应该让你能够为自己的自食其力而自豪,贫困生,不要怜悯,不要去当廉价劳动力,靠你自己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养活自己,这将是你一生使用不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