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教育部是否对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和媒体进行审查和要求,只知道进了发布厅签个道,领个材料就可以坐下倾听,自由发问,因为是跑口的记者,我不知道突然冒出的很多很多的记者是否进门顺利,只是今天的发布会上,听到了很多关于教育部已经发布文件的问题,比如义务教育全免费如何实施了等等,其实细心的去看看教育部的文件,如何事实,财政怎么分配,人家的文件中写的清清楚楚,问出这样的问题要么浪费大家的时间,要么您了的江湖威望也就慢慢的消逝了。
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是记者出身,思维敏捷,出口成章,我觉得让他去做外交部发言人也没什么问题,但他毕竟只是主管新闻宣传的官员,对很多专业化的问题,他回答不了,或者是不便回答,只能用含糊其次或者是“有用的废话”来回答问题,当然这也怪不了他,太宏观的问题,他回答不了,也不是一句几句能说明白的,比如义务教育免费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乱收费到底怎么铲除;太微观的问题,他回答不了,有些也是无权回答,比如2006年高考加分惠及面扩大,原因是什么等等,有时候我会佩服他又可怜他,既不宏观又不微观的问题又有些无关痛痒,但在机关混久了的人,都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发言人会在自己的回答之后,加上一句,个人观点,那我就不明白了,您站在这里不代表教育部,我要听你的个人观点,咱哥俩找个足疗房,捏捏脚,闲聊天多好,不比这个来的轻松?什么问题都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那么这个新闻发布又有多少质量而言呢?无非是我教育部工作公开透明,欢迎监督而已,表面上是尊重你媒体的采访权利,其实呢,如果没有好的问题,您记者就是给我充门面呢!其实用不着这么复杂,您只要简化记者采访政府部门的程序,就足够了,开这么多劳什子发布会,有什么用呢?
今天教育部发言人说对教育乱收费的整治,一费制是治标,而治本则是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词语“高薪养廉”。高薪真能养廉吗?我看未必,出事的官员们,他们的薪不高吗?他们属于自己和能够支配的资金远远不能说低,但他们廉吗?每年政府花费在高等教育上面的投入少吗?我看也未必,北大、清华每年的投入是用亿为单位来计算的,人家自筹个资金,就能修缮朗润园,就能建成豪华的教学大楼,但乱收费就少了吗?高薪没有错,但未必就能养廉,只有高薪和重典并用,也许才能真正治本,要是出现一起乱收费,直接责任人和学校校长就终身不能再入教育领域,只要出现乱收费,就不让你再招生,只要出现一次乱收费,您的学校就必须摘牌,您看他还敢乱收费吗?总是温柔的睁着眼,走形式的发发威风,永远什么也治不了!
新学年开始,香港、澳门的学生来内地念书,收费将和内地学生标准一致,今天教育部透露,为高收入的他们降低学费,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要补贴8000元,一年8000元,不是不能便宜也是同胞的他们,但8000元便宜高收入的他们,那些中国山村穷苦上不起学,或者要亲人卖身去筹学费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便宜他们呢?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先解决好自己的孩子们,再去充大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