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升小:择校面试多多益善?

(2011-08-11 21:45:24)
标签:

择校

重点

幼升小

分类: 育儿

    2011年的小朋友都尘埃落定,可以平安入学了,我开始发愁了,我知道,逼我参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了!我是真的真的无处躲藏了!

    向前!向前!向前!这是必须的了。

 

    关于战斗、号角一说,非我原创,乃我一闺蜜对幼升小准备工作的形象比喻。二年间她不停的在我耳边提醒我:时势紧张,不要掉以轻心,当2011年孩子入学的时候,就是我们准备冲上去的时刻了!

 

    已经解放这么些年了,还要在和平年代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敌人在哪儿啊?

   NND,还真不如倒退三十年把我送到枪林弹雨中,死得光荣也明白;又或者,明年是2012了,兴许没等到幼升小面试,世界人民就统一灭亡,集体奔赴净土不再轮回受苦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算了,还是别瞎琢磨了,想点正经的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8ZH00SIGG.gif 

 

    朋友善意的劝我要给Apple多择校,简单说就是广撒网深挖洞吧,照着七八所来吧,因为她说今年的孩子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报名报名再报名,面试面试不停的面试,说是把孩子拉出去多经历风雨和多参加锻炼,对孩子肯定有好处。

 

    听完我就心虚了,全北京城的小学你让我一口气说出七八所都难,更别说以我家为轴心,方圆多少向外辐射能到达的,且符合咱心意的学校了,我确实没费心考察过。现在,我说知道错了,应该不晚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09和10年,我为孩子小学择校闹过心,后来突然觉得想明白了,关键是家长不甘心,混得好的家长不甘心日后孩子比自己差;混得一般的家长期待孩子日后比自己强;混得不如意的家长更是迫切需要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其实想开了也就那么回事。

   于是我劝自己要往开了想:我们是一般人家;我们是小姐;我们身体不好;重点小学的作业多啊;我们不认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现实中女人若读到博士也就高处不胜寒了;我们又不打算嫁入豪门,我们就想她平平安安、普普通通过一辈子,何必非得挤进名校?

   说我市井说我世俗说我短见,随便吧,我想你们有些人还要感谢我吧,把争夺挤占名校的机会让出来了。嘿嘿,姐不是雷锋,但崇尚雷锋精神。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于是,以不搬家为基础、学习压力适中为原则,我在心里为孩子选了一所学校,时隔二年后的今天,原以为已经心中有数的事,却再次在我心里兴风作浪。

   当初三选一,被我踢出局的二所学校,虽说都很不错,但因为离家远,为上学还要搬家,租房贵、生活质量严重倒退、还要缴纳3+N的赞助费(3是给官方的,N是给中间人的)......让我和A爸放弃了它们。

 

   现在回头再看,我们当初怎么会那么理直气壮?

   让我们觉得不值的事,为什么至今成千上万的家长却依然选择走这条路?为什么人家愿意花40万/6年的租金,换孩子在海淀读书的机会,人家还觉得值得很? 5万择校,还是二类学校,14万,全国TITLE的名校,大把人争着掏钱去!

    好吧,我承认我傻我天真了,这些我原以为天方夜谭一般的事竟真实的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不断刺激瓦解着我原本坚定的神经。莫非,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真的与社会脱节了?我们家在教育上的投资真的太少了?

 

   人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能进不能进的学校都拉进名单,挨个备考面试,再在录取学校中选择;而我初定只是三个,自己还删了二个,万一唯一的学校面试通不过?万一招生政策有变化,我连个后路都没给自己留?我连个备份学校临时都没地方找去,想到这些,我不寒而栗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3ZH00SIGG.gif

 

   我原本放弃重点名校,是担心即便帮孩子挤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行列,在充满着权力金钱的学习环境中,她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真正的快乐;但当我采取放弃准备退一步的时候,却发现我的选择显然有别于普通大众。走小路,另辟蹊径无异于冒险,要知道红军过草地的经验告诉我:不能掉队更重要的是不能脱队。同理,我的退一步的决定,是否会让孩子日后深陷泥潭或是掉下深渊呢?

 

   庆幸,发现的早,还有改正机会。

   那么我们是否该从众呢?

   也多找几个备份学校报名面试吧,但新问题马上来了,几个合适呢? 3个?5个?7个?   真的要让孩子参加那么多的学校面试?就算面试是种锻炼而非折磨,那么真的多多益善?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准入门槛,小小的人啊,至少都要学习且有所准备吧,这可并非一日这功啊。是不是从现在起要让五花八门的课外学习班去挤占孩子的游戏时间,以便日后有资本拉着孩子奔走于北京的东西南北城,参加数目繁多且程度各异的面试拉练?是不是只有这样做了,才算是对她负责了?

 

    心和脑子全乱了,我想,我的育儿焦虑症又发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