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
都说九月是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可有收获的就得有播种的吧,作为孩子的父母,现在就是我们播种的时候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玫瑰收获爱情,我们种什么难说出口,但我们想收获的却是每个父母心中对孩子简单又质朴的期盼--愿他/她平安快乐!
人质宝宝:
前两天与一个朋友讲电话,她家小女目前就读于北京非--常著名的XX小学,问她如何与老师搞好关系时,她感叹:“这哪儿是生了一个孩子啊,感觉就是一个人质。”佩服她的犀利。
老师是读过书有涵养上档次的那类同志,送钱容易让人看不起咱们,好象侮辱了他们作为读书人的气节。我朋友坦然她常用的方法就是送东西了。想想那所学校光是半价的赞助就要五万大洋,对见惯大钱,看惯大场面的老师,你说送啥东东才算拿得出手又不失对其的尊敬,也不掉自己的价?
朋友感慨:其实也没想受到多特殊的待遇,只是让孩子在学校的日子别太难过就行了。还好我女儿还小,我先取着经。
听来的最震憾我的方式就是送老师去旅游,港澳台都小儿科呢,日本受欢迎。我暗想,等我女儿上学要真赶上流行送这个,我豁出去了,送老师去新马泰--新街口、马甸、太平庄,全陪兼司机--孩儿她爸。
孩子2-3岁前,我们父母要哈着保姆,衣服新旧都给着,吃食与主人看齐着,房间单独住着,工资能涨就不省了,为的就是别委曲了孩子。
孩子入园、上学了,又开始哈着老师。其实大部分家长都知道,现在给的是大多数,不给的才是小众呢,那给的意义又多大呢?其实不大,但家长的期望也不大,只要与大多数孩子受到一样待遇就好,千万别当成小众那样挨刺的,受冷落。身体上的伤害疼过就忘,关键是吃饱了的我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心理健康了。
其实孩子应该学得厚脸皮,应该没心没肺,听见啥批评重话冷言冷语都不往心里去才好,这样我们省心不说也省钱呢。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成年人,我们又有几个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心情不受外力影响呢?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弱小心灵就有阴影(以后他们有的是机会呢)我们现在只能花钱替他们抹平些可有可无的伤害。
听说现在找工作也要有潜规则(除了演员比如空姐)。原以为潜在的规则都是暧昧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后来发现我OUT了,原来也有能用钱买断不必卖身求荣的潜规则呢,这是幸还是不幸?可刚毕业的学生,哪来的成千上万的买职位钱,还不全仰仗背后默默辛劳的父母?
孩子工作稳定该成家立业了,男方出方女方装修这是惯例吧,如果国内的房价依然维持在现在的水平,我想到时候我不得不贡献出我的金钱和剩余价值。孩子有孩子了,如果工作、医疗、住房、教育的压力比现在有过之无不及的话,纵然我再想颐想天年,或是纵横四海环游世界,我也会乐得在家帮她带孩子。不是我真心话,但没办法的时候身为父母又当如何?
我不敢多想了,我已经彻底投降了。
人质宝宝,真不是盖的,我家有一个,你家有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