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足口惊魂

(2009-08-07 01:08:05)
标签:

手足口

疱疹

首儿

就诊经历

育儿

分类: 育儿

时间:09年8月5日21:00

地点:首都儿科研究所

事件:在家疑似手足口,就诊

 

    “妈妈,我嘴疼。”听到Apple说这话的时候,我正一边忙着准备她出去晚宴要带的围嘴、湿巾、消毒液等零碎东西,一边抓紧时间给自己换衣服涂隔离霜。透过镜子我看到她正在扒着嘴唇自己观察呢,我顺口就说:“把你的手从嘴上拿开就不疼了”。没太理会她接着忙自己的事,我以为她是无聊的没话找话呢。

 

    我那亲爱的老公在晚上5:50点的时候打电话回家,关切的问我们娘俩晚上吃啥?那时那刻我厨房的火上正煎着小女的中药,阳台上大批洗好的衣服等着我晾,我一边给女儿翻讲故事书,一边用肩膀顶着电话问他:“你要干嘛直说吧?”多年的夫妻就这点默契,废话少说直奔主题吧。果不其然,他要求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带着我家小主到和平门烤鸭店去,他的客人明天就走了,已经说了几次要见我和孩子,他实在是推脱不了。我充分理解,这年头做业务的同志不但自己陪吃陪喝,现在连家属和孩子都搭上了,我认了,一切看在订单的份上。

 

   于是我火速为小女梳头更衣,一边晾衣服一边等最后一锅药,一切争分夺秒手忙脚乱的时候,本文开头的一幕就上演了。当我带着女儿冲上了出租车,我才有时间温柔的对女儿说:“来让妈妈看看你的嘴。”这一看吓得我不轻,翻开下嘴唇,内侧有个针尖大小的小水泡,再仔细看周围皮肤好象也有要长泡的痕迹。不是口腔溃疡的样子,手足口,这一定是传说中的手足口了。我心里乱了方寸,迅速给我闺蜜打电话,她认为我最好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并且安慰我说即便得了也会很轻,我已经听不进去了,迅速在脑海里检索着最近哪些失误有可能造成孩子被传染?幼儿园、小时工、楼下的滑梯,我的脑子全乱了,我挂断电话时已经在烤鸭店楼下了。本着对客人负责的态度,我还是把情况如实告诉了老公,让他征得在座所有人的同意后才带孩子上了楼,非常无奈的陪着大家吃饭,闲聊,我表面镇定开心,心里却是急得不行,盼着大家早点散席。

 

    等我们夫妻把客人送回君悦酒店再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儿童医院的医生说:我们9:30就下班,你现在赶过来也来不及了,明天吧。让我身心煎熬的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也就罢了,要是孩子耽误了,这病不是会死人的吗?我怎么等得了?终于老公联系上了雅宝路首儿,他们那边有24小时的手足口急诊,还等什么,带上孩子出发吧。(这已经是今天第二次杀向医院了,上午带孩子刚跋山涉水去了中医院看鼻炎)心想苦了孩子,中午还没休息好,晚上又要去医院。

 

    真好,哪次去医院都要等上个把小时,今夜没有,前边只有一人正在就诊。单独的小平房,二个值班的医院皆是胶皮手套双层口罩全副武装。我顺便一打量,不远处赫然写着:手足口病人输液室,里面一对外地夫妻正抱着孩子在打点滴,我紧张地问:“手足口病空气会传染吗?”医生看看那边回答我:“如果是的话,飞沫会有一定传染性。你们一个人可以去急诊那边给孩子买个口罩,快点回来。你带孩子先到门外等着,通风地儿呆着,别离太远了,能听见我叫你。”我们紧张得拉着孩子从门里退到门外,孩儿他爸跑步去买回了一包口罩,不零卖。

 

    我感觉我的手都颤抖了,给孩子带上口罩,自己也带一个吧,反正那么一大包,不用也浪费了。医生叫了,安排我们就诊的房间居然在输液室旁边,这运气咋这么好啊,我的心揪得更紧了。

 

    刚戴上的口罩摘下来,看看孩子的嘴,医生问:“就一个啊?”我答是,心想还要多少啊?再看看孩子的双手,啥也没有,再脱鞋看看小脚,医院说:"这小脚丫还挺干净的。"我没明白是指不脏啊还是指没长疱,也没心思问。

 

    “你这就一个疱现在也看不出来啊,先回去观察观察吧。”医生轻松地说,我惊了,我以为我是早发现早治疗,难道还要长一片才能确认?那不就耽误了吗?

    “那长多少才能确认啊?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啊?”我试探着问。

    “它要是手足口才能长啊,你这根本就不是,你回去再观察观察吧。”我糊涂了,既然不是你让我回去观察什么呀?

    “你观察它还长不长啊?要是再长你再来啊!”越来越听不懂医生在说什么了。

    “您是说它也有可能再长成手足口?”我晕菜。

    “那当然了,说不定今天不是,明天就得了呢。”这医生是什么逻辑?

    “那现在孩子嘴里的小泡到底是什么呀?是手足口吗?”我彻底被搞乱。

    “你先了解一下手足口的发病特征吧,你出去看看,她那长得和我们那图上画的根本不一样。再说就一个,根本就没法儿确认。所以让你回去观察呀。”

     “我在网上看图了,幼儿园也有图,我怎么看着长得一样啊。”听了医生乱七八糟的回答,我真是从心里不放心,怕她误诊。

    “不一样,我们输液室外边就有图,比网上清楚多了,你再去看看吧。你这个长得就是个疱疹,口腔疱疹。”这下医生终于说了句让我能听明白的话。她合上病历本算是主动结束我们的谈话,我接过本看看,上边连药方都没有:”这种疱疹不用吃药就能好吗?”

    “你就长一个,多喝点水吧,要吃就吃点治感冒的药吧。那个......”看她想半天都说不出来,我试探着接一句:“板蓝根行吗?”“行,吃点吧。”怎么总觉得她是那么草率呢。

 

    出了诊室,在接待台,我仍不死心,问值班医生,如果不是手足口,观察发现疱疹再长多时候还要再来报到吗?答:“去口腔科就行了。”多明白啊。后来我陆续又了解到,儿童口腔疱疹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是自身口腔病毒引起了,多发于感冒发烧或是免疫力低下时候,联想到女儿最近正是咳嗽鼻炎反复不断的时候,长个疱疹也不足为奇了。这个不传染也没有太大的危险性,我们这样的情况,多给孩子补充水分,盐水漱口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是因为紧张和焦虑让我的理解力降低了,还是出诊的医生表达力低下,加重了我的担心和误会。虽然后来我明白是虚惊一场,但我心里始终放不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不停的遵医嘱观察着孩子的手脚,看看嘴里的疱有无长大或漫延或破裂的迹象。好在一天过去了,疱好象出白尖变小了,其他没有异常。但仍然极度担心中。

 

   孩子生病的时候我已经没心情去研究或是对比疾病特征了,再说这本不是我的专业,我也没有天赋更不想在这方面做出成绩,真希望医生能把话说得简单清楚,把病程和发展做个粗略介绍让我这个当妈的心中有数,不再乱猜乱想。我只想把有限的精力用于照顾生病的孩子,而不是象现在这样,还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在网上狂查口腔疱疹的特征和可行的治疗方案。多希望医生能把她知道的专业知识多说一句啊。这难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