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后我和老公为啥吵架?

(2009-06-22 22:54:39)
标签:

育儿

孩子

夫妻

争吵

教育观点

分类: 育儿

    我和老公结婚十二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也有争吵,但很少,基本控制在每年节假日前后,无非是过节先去公婆家还是回娘家引起的。但有了孩子,争吵的事情和理由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老公的态度也较以前强硬了许多, 让我来总结一下这三年来我们都为什么事而争执不休。

 

   首先,钱的问题。多一个人多一张嘴吃饭那是小事,关键在于孩子的学习教育、兴趣娱乐、外出游玩哪一样都离不开钱,还有房子,车子,医疗,哪样少用钱了?我活到奔四了才感觉钱这个东西带来的压力,后悔以前那么多钱都被我吃了穿了玩了用了没好好攒下来,钱到用时方恨少啊,所以我痛下决心从现在开始攒钱了。少逛街,少购物,少下馆子,少呼朋唤友一齐HAPPY。我老公对我的计划颇为不屑一顾,他认为钱根本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出来的。让他省着点儿花,他看着帐单认真地告诉你,我觉得哪笔都是该花才花的呀!婚后我和老公为啥吵架? 金融危机来了,大家都没生意了,都银根紧缩了,他也急,但他还有心情天天跟我吵吵着要出去旅游,理由是现在出行便宜呀,汇率对咱有利呀,买东西值嘛。任凭我千言万语压不住他蠢蠢欲动的心火,却被猪流感这场意外的及时雨浇灭了。婚后我和老公为啥吵架?

 

  第二,孩子生病了到底上不上幼儿园的问题。孩子自幼体弱多病,每个月都要病上一回两回的,到底是否带病坚持上幼儿园,这成了我和老公经常争吵的一个问题。他认为,孩子应该学会吃苦,不能遇到点小困难就退缩,完全可以带着药去幼儿园,不应该缺课。我的理由是,幼儿园不是小学,少上一天不会落课,没什么损失,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带着药去幼儿园的孩子肯定有,那是家里双职工迫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家里有人,大可不必让孩子去受罪。于是,老公就埋怨我惯着孩子,以后孩子就会变得娇气。我埋怨他无知。后来有一次拗不过他,在孩子鼻炎没好的时候送她去了幼儿园,结果当天晚上接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嗓子全哑了,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全是大声说话,小孩子不知道病了要保护自己要少说话,也兴奋的嚷了一天,医生说鼻炎没好又加上咽炎了,我跟老公急了,让他以此为戒,不要再自以为是。婚后我和老公为啥吵架?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专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观点同我一致,我非常高兴,马上让老公学习了一遍,他看后没说话,不知道想法变了没有。

 

第三,该不该和孩子较真的问题。我家孩子脾气倔,错了从来嘴上不说,最多低头不说话,要是她不服还顶嘴。这让我老公非常气愤,他的观念就是大人说话你就得听着,叫你干嘛你就干嘛,错了就一定要道歉。我的意见是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父母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倚仗权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怕顶嘴,这说明她有思想了。要想办法要讲道理要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至于道歉,我认为她知道错了已经低头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说出来“我错了,下回不这样了”这句话。已所不欲物施于人,我们大人在气头上即便知道理亏错了还要面子说不出道歉的话,怎么能要求孩子呢?只要下次不再犯就可以了,或是改天再让她道歉,没必要非在当时。我说老公是和孩子较真,他说我是在孩子面前灭他的威风,我们之间的结越结越深啊!婚后我和老公为啥吵架?

 

第四,按书养孩子到底对不对的问题。坦白讲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咱读了不少,《郑玉巧育儿经》、《斯波克》、《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养育女儿》等等等等,但几乎到实战的时候都解决不了问题,我感叹我家孩子的共性太少个性太多了,或是我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弱了,可老公却认为,不听话就得打,还常常在我说服教育孩子的时候泼冷水:你看看,看了那么多书,讲那么多的道理,她不是一样不听你的话?哪个孩子不挨打?他一这么说,我们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争吵,我痛斥他的无知和农民意识,他嘲笑我的学院派,最后吵累了互相冷战一会儿,可事情到底没有解决,我想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都说服不了他,还怎么教育孩子,更加深了我的挫败感。

 

  其实,我和老公都是一般人,都如同其他父母一样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让她幸福,不自觉地就希望屏蔽掉我们性格中的缺陷,成就一个完美的孩子延续我们的人生。可是人怎么会没有缺点呢?理智的想就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可多少父母在做类似的事情啊。明白这点就够了,我们即便争吵也不伤感情就好了。毕竟,能陪我终老的不是孩子而是另一伴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