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论商业的或是艺术的,故事都是核心载体。”尹鸿认为,在《集结号》之前,中国“大片”争相借鉴好莱坞的一掷千金的大制作,却没有学到讲故事的大手笔。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在观影过程中迫切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场面,而是一个好的故事。
电影的核心载体是被称为声光电传播的一整套媒介形式,故事是电影的内容。如同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表示,值得赞赏的是,当观众开始疲于古装武侠、奇幻搞笑等“大片”套路的时候,一些承载更多文化内涵的艺术探索始终在进行着。
郑洞天说,2005年的《千里走单骑》和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两部不容忽略的作品。而陈凯歌导演的文艺回归力作《梅兰芳》,依靠精良制作和稳健的宣传,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票房,
电影市场票房表明,观众没有疲于古装武侠、奇幻搞笑的电影类型片,恰恰这是目前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电影类型片丰富多彩,不必对这类那类电影褒贬,并以观众的名义。
文艺片从来都是大众电影市场的一大类型,但电影更多的是大众市场,需要大众类型电影。
电影电视评论家及剧作家赵葆华则称,多年来,中国式“大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口中的笑话,而《梅兰芳》关于人生命运的探讨,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尊严。《梅兰芳》是中国电影发展到一个阶段标志性的文本,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事件。
当张艺谋艺术电影为中国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时,评论家说这是笑话;当张艺谋吴宇森大片为中国电影赢得海外票房时,评论家还说是笑话。这些评论家是真正的笑话。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电影行业需要脊梁!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25/content_10555342.htm
加载中,请稍候......